碎糜的意思、碎糜的詳細解釋
碎糜的解釋
猶粉碎。 漢 王逸 《九思·傷時》:“愍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
詞語分解
- 碎的解釋 碎 ì 完整的東西破壞成零片或零塊:碎裂。粉碎。粉身碎骨。 零星,不完整:碎屑。瑣碎。碎瓊。支離破碎。 說話唠叨:嘴碎。閑言碎語。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糜的解釋 糜 í 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亂紛擾)。 爛,碎:糜爛。糜軀(犧牲生命)。糜滅。 浪費:糜費。 姓。 糜 é 不黏的黍(亦稱“穄”):糜子。糜黍。糜子面。 筆畫數:; 部首: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碎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碎糜”指粉碎,表示物體被徹底破壞成碎片或粉末的狀态。例如:“碗摔碎糜了”即碗被摔得粉碎。
二、出處與用法
- 古籍引用
最早見于漢代王逸的《九思·傷時》:“愍貞良兮遇害,将夭折兮碎糜。”,詩句中“碎糜”形容忠良之人遭受摧殘,暗含悲劇色彩。
- 現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物理層面的破碎,如“碎石機可将岩石碎糜成砂礫”。
三、字義分解
- 碎(suì):
指完整物體破裂成零散碎片,如“破碎”“瑣碎”,也可引申為“絮叨”(如“嘴碎”)。
- 糜(mí):
本義為粥(如“肉糜”),或表示腐爛(如“糜爛”)。在“碎糜”中與“碎”結合,強化“徹底粉碎”的語義。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粉碎、碎裂、齑粉。
- 反義詞:完整、完好。
- 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文學性較強的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詩詞,可參考漢典及《九思·傷時》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碎糜的意思
碎糜(suì mí)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被打破、破碎、崩潰或毀壞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碎字由石(shi)和卒(zu)兩個部首組成。
碎字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碎糜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懷館》中,用來形容人們的精神狀态被打亂或破裂。現代使用中,碎糜通常用于形容物體的破碎、崩潰,或人們精神上和情緒上的破裂。
繁體
在繁體字中,碎字保持不變,仍然是「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碎字寫作「砕」,字形上整體較為複雜,由石和隹兩個部分組成。
例句
1. 經過大地震,房屋瓦礫散布一地,家園徹底碎糜。
2. 她的夢想被現實的殘酷打擊,心靈瞬間碎糜成無數片。
組詞
碎糜地、碎糜片、碎糜狀、碎糜粒、碎糜的、碎糜散、碎糜破、碎糜裂。
近義詞
破碎、崩潰、破裂、瓦解、破裂、分崩離析。
反義詞
完整、固結、完好、健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