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水鑒。謂以水為鏡。監,通“ 鑑 ”。《書·酒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 孔 傳:“視水見己形,視民行事見吉兇。”
(2).古代掌管水利的官。亦指掌管水利的官署。 元 嚴度 《<白6*虎通>序》:“餘分水監,歷 常 之 無錫 。”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十三:“高阜之處,水監既不可缺,而低下之處乃謂不必置立,何不思之甚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水監漢語 快速查詢。
“水監”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水監”中的“監”通“鑑”(即“鑒”),意為鏡子。因此,“水監”字面指以水為鏡,比喻通過觀察水面倒影來審視自身或事物。這一用法源自《尚書·酒诰》:“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意為“人不應以水為鏡,而應以民意為鏡”。此處的“水監”強調通過自然現象反思自身,具有哲學和道德層面的引申意義。
“水監”也指古代掌管水利的官職或官署,其職責包括:
“水監”既可表達以水為鏡的自我省察,也指古代水利管理體系中的官職或機構。兩種含義均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曆史演變中的豐富性。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尚書》《農政全書》等文獻。
《水監》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水”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液體,特指用于人類生活和其他用途的天然水源;“監”則意味着監察、監管的意思。因此,《水監》一詞可以理解為對水資源的監察和管理。
《水監》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氵”和“⺆”,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與水有關的意義,而“⺆”是監的部首,表示與監察和管理有關的意義。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水監》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1。
《水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是中國曆史上一種選拔官員的制度,其中水文官就是負責水利工程和水資源管理的官員,他們負責水源考察、灌溉、河道治理等。因此,《水監》一詞可以理解為古代監察和管理水資源的官員。
《水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水監”。
根據研究,古代寫《水監》的漢字形式可能略有不同,但具體寫法因時代和地區而異。一種可能的寫法是“水監”,監為古代字體,表示與監察和管理有關的意義。
1. 為了保護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我們需要加強對《水監》的力度。
2. 水監官員定期巡查水庫和水源地,确保供水安全。
1. 水利監察:負責監察水利工程的機構或部門。
2. 水資源管理:對水資源的規劃、配置、利用等進行管理和監控。
1. 水政:指的是對水資源進行管理和調控的行政機構或部門。
2. 水利監測:用于監測水資源狀況和水質的技術手段和方法。
1. 水亂:指的是缺乏管理和監督導緻水資源的浪費和混亂。
2. 水質問題:指的是水體中存在的污染物和疾病菌等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