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琢砥砺。《三國志·吳志·虞翻傳》:“ 虞仲翔 前頗為論者所侵,美寶為質,彫摩益光,不足以損。”
“彫摩”是“雕摩”的異體寫法,“彫”同“雕”,指雕刻、修飾;“摩”指砥砺、磨練。該詞出自《三國志·吳志·虞翻傳》,原句為“美寶為質,彫摩益光”,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本義與出處
該詞本指對器物進行雕琢和打磨,使其更加光亮精美。在《三國志》中,用“美玉經過雕琢後更加光彩”來比喻虞翻(字仲翔)雖遭非議,但品質高潔,經磨砺後反而更顯卓越。
引申含義
在古漢語中,“彫摩”常引申為對人的品德、才能的錘煉與提升,類似于“切磋琢磨”。例如,古籍中多以此詞表達通過外在的雕琢與内在的磨砺使事物或人達到更完善的境界。
用法提示
“彫摩”既指具體的雕刻工藝,也暗含精神層面的砥砺修養,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側重點。
彫摩(diāo mó)是一種常見于漢字中的詞。它的意思是刻、雕刻或雕琢。這個詞常用來描述用刻刀或其他工具雕刻木頭、石頭或其他材料的行為。
彫摩由兩個部首組成:彡和摩。其中,彡(山)表示山,可作為部首;摩(mo)表示摩擦,同時也是“磨”的意義。
彫摩共有16畫,其中彡為3畫,摩為13畫。
彫摩最早源自古代漢字,是從古文字演變而來。在簡化字形成後,字形發生了一些變化。在繁體字中,彫摩的寫法為「鏽摩」,将彡的結構變為鈇的結構。
在古代漢字中,彫摩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彫摩的古代寫法為「彫磨」,用彡表示山形,摩保持不變。
1. 他以純手工彫摩出了一枚精美的木雕像。
2. 這個雕刻家從小就對彫摩藝術充滿了熱情。
3. 老師用一把小刀在石頭上彫摩出了一個漂亮的花紋。
組詞:雕彫、木彫、冰彫。
近義詞:刻、雕刻、雕琢。
反義詞:填、塑、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