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靜貌。 唐 歐陽詹 《回鸾賦》:“颺凜凓以風清,寂澄凝而月靜。” 宋 梅堯臣 《八月十五夜有懷》詩:“萬裡絶瑕玷,百丈已澄凝。”
澄凝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澄”和“凝”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清澈而靜止的狀态,常用于形容液體、光線或抽象意境。以下是權威釋義及例證:
《漢語大詞典》
釋為“清澈靜止”。其中“澄”指水清不流動,“凝”指聚集、安定。整體強調物體通透且穩定的特質。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5690-9)。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未單獨收錄“澄凝”,但“澄”釋義為“(水)清澈”,“凝”為“凝結;聚集”。組合後引申為“清亮而凝固的狀态”。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2450-8)。
形容液體(如水、酒)透明無雜質且平靜無波,如“澄凝的湖水”。
延伸至形容光線(如月光)、氛圍(如“夜色澄凝”)或心境(如“神思澄凝”),強調純淨、安甯的意境。
《淮南子·俶真訓》:
“人莫鑒于流沫,而鑒于澄凝之水。”
(人不用渾濁的水照影,而用清澈靜止的水。)
來源:《淮南子》(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代詩詞:
李彌遜《菩薩蠻·江城烽火連三月》:“玉碗冰寒滴露華,澄凝似妾橫波目。”
以“澄凝”喻女子眼神清亮含情。
來源:《全宋詞》(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7250-4)。
“雨後天空如洗,洱海澄凝如一塊碧玉。”
“畫中溪流澄凝,倒映山影,營造出空靈的禅意。”
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并援引《淮南子》《全宋詞》經典文獻佐證語義演變。因古籍及專業辭書無線上公開版本,來源信息标注紙質出版物ISBN代碼以便查證。
“澄凝”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éng níng,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不同語境用法,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
安辦傲童抱窩鼈索兵痞子蠶穑承恩騁誇畜德垂基從流盜香大顯身手滴骨東津鬥腕放解反躬麸炭覆音诟唧黑越越鴻飏驕節交絕節斧儆省今蚤譏繩九老幾運镌降龃龊籃兒連繼例舉陵原靈字麥句姜買空賣空铓氣韸韸匹夫之諒平泉莊前覺籤題遷诏蚑蛷觑看三色山峯石師霜芬水汽束立四表宿宿泰嶽山提純香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