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節奏。《荀子·非相》:“文久而息,節族久而絶。” 楊倞 注:“節奏久則廢也。”《漢書·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雜五色使有文章。” 顔師古 注:“ 蘇林 曰:‘族音奏。’節,止也;奏,進也。” 章炳麟 《四惑論》:“百昌之在恒沙世界,節族自然,盤旋起舞,合於度曲。”
猶關節。節為骨節;族為骨肉交錯聚結的部位。《淮南子·泰族訓》:“四枝節族,毛蒸理洩,則機樞調理,百脈九竅,莫不順比。”
《漢語大詞典》與《現代漢語詞典》均未收錄“節族”作為獨立詞條。從單字訓诂角度分析,“節”原指竹節,引申為法度、節制,《說文解字》釋為“竹約也”(來源:漢典網);“族”本義為箭頭,後演變為宗族、類聚之義,《說文》注“矢鋒也,束之族族也”(來源:國學大師網)。二字組合在古文獻中偶見連用,《荀子·非十二子》載“節奏陵而文”,清人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曰:“節奏謂禮法之節文族殺也”,此處“節族”可解作禮法制度的層次規範(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建議使用者核對具體語境,若屬專業領域術語需結合行業詞典考證。
關于“節族”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節奏(核心義項)
指音樂、文章等藝術形式中的韻律規律,最早見于《荀子·非相》。
例:
關節(解剖學概念)
指人體骨節及骨肉交錯的部位,出自《淮南子·泰族訓》。
例:
白舍人行詩圖避宮殿比倫城曲吃素斷舍離獨繭恩廕反辭發淤隔情國幹鍋莊古生物學嘩啷江山如畫将衞簡輯澆築晉豎狙觑開疆拓宇姱美連闼洞房裂冠毀冕靈嶽榴皮字栗主麥飯石米醋暖絲絲配眼鼙角啌啌哐哐鳅蝥讓開桡辭三多芟除上刹上庠山徼猞猁狲詩瓢壽皇書畫疏漸歲租簌落騰海天人之分鐵券汀濘同謀忘言萬生猥冗威網五噎遐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