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花绶的意思、花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花绶的解釋

系官印用的織有花彩的絲帶。 南朝 梁 庾肩吾 《九日侍宴樂遊苑應令》詩:“彫材濫杞梓,花綬接鵷鴻。” 隋 江總 《賦得谒帝承明廬》:“香貂拜黻衮,花綬拂玄除。” 唐 張說 《恩賜樂遊園宴》詩:“花綬光連榻,朱顔暢飲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花绶”是古代用于系官印的裝飾性絲帶,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用途
    花绶指一種織有花紋彩飾的絲質帶子,主要用于系挂官印,象征官職或身份。其材質和紋樣可能因官職等級不同而有所差異。

  2. 文獻引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詩文,例如:

    • 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遊苑應令》:“彫材濫杞梓,花綬接鵷鴻。”
    • 隋·江總《賦得谒帝承明廬》:“香貂拜黻衮,花綬拂玄除。”
    • 唐·張說《恩賜樂遊園宴》:“花綬光連榻,朱顔暢飲醇。”
  3. 字義分解

    • 花:指絲帶上的花紋裝飾,可能包含刺繡或織造的彩色圖案。
    • 绶:本義為絲質帶子,古代多用于系印、佩玉或勳章,如《說文解字》注“綬,韍維也”。
  4. 相關延伸
    绶帶在漢代已形成制度,不同顔色、長度對應不同官階,而“花绶”可能特指高階官員使用的華麗版本,兼具實用與禮儀功能。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制度細節,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花绶的意思

花绶(huā shòu)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古代官員佩帶在衣襟上的絲帶。花绶也可比喻标志身份、地位或榮譽的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花绶的部首是艹(草字頭),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花绶的字源據說來自于古代戰國時期的楚國絲竹樂器“花枝”和器樂演奏時所用的絲綢帶子“绔”。在後來的演變過程中,花绶的形狀和用途都有所改變。

在繁體字中,花绶的寫法為「花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花绶的寫法為「花綬」,在結構上與現代的寫法類似。

例句

1. 國王授予勇敢的戰士一條金色的花绶作為獎勵。

2. 在古代,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們會佩戴特别設計的花绶以示身份。

3. 花绶是一種象征權力和榮譽的裝飾品。

組詞

1. 花綬栓(huā shòu shuān):指古代官員穿戴所用的扣子,用來裝飾和固定花绶。

2. 绶帶(shòu dài):指用絲或綢制成的帶子,多用于禮儀、佩戴裝飾或裁縫等方面。

近義詞

近義詞:花繡(huā xiù)。

反義詞

反義詞: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