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谏省的意思、谏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谏省的解釋

禦史台的别稱。 唐 劉禹錫 《李賈二大谏拜命後寄楊八壽州》詩:“諫省新登二直臣,萬方驚喜捧絲綸。” 宋 司馬光 《英宗皇帝挽歌辭》之三:“諫省臣無狀,龍鱗昔屢嬰。” 清 方文 《四令君詩·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諫省,奉使 閩 粵 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谏省”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1.基本釋義

谏省是古代中國官署名,即禦史台的别稱,負責監察、彈劾官員及向君主進谏的機構。其字面意義可拆解為:

2.曆史背景與職能

3.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讨論中,例如描述官員任職于監察機構時,稱“入諫省”。

4.與類似概念的區别

需注意與普通“規勸”行為區分。谏省特指機構,而“谏言”“規勸”則為一般性行為表述。

該詞主要用于曆史語境,指代古代監察機構,兼具職能與象征意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其運作或相關官職,可參考《新唐書·百官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谏省》的意思

《谏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勸谏和監察國家事務的行政部門或脫下冠冕直言不諱地勸進谏诤的意味。在古代中國,谏省是朝廷中專門負責勸谏的官署,也是重要的監察機構。

拆分部首和筆畫

《谏省》的拆分部首為讠(讠意為言)和生(生意為生氣)。它的總筆畫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谏省》一詞源自于古代中國,作為官方機構之一,用于監察國家事務和向君主提出忠告。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諫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谏省」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秦代的寫法為「諫署」,兩漢之後的寫法為「諫臣署」。不同時代、不同朝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區别。

例句

1. 他擔任谏省的高官,經常給皇帝提出中肯的忠告。

2. 作為谏省的一員,他毫無畏懼地向皇帝陳述了自己的意見。

組詞

谏監、谏官、谏旨、參谏、谏言

近義詞

勸谏、忠告、規勸、建議

反義詞

推崇、贊成、支持、附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