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當一面的意思、獨當一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當一面的解釋

[take charge of a department or locality;be able to undertake the tack alone;work on one's own;take charge as chief] 單獨承當一方面的工作或使命

他喜歡老老實實做事,苦一點也不要緊,卻怕獨當一面,要自做主張

詳細解釋

(1).單獨擔當一個部門或一個方面的重任。語出《史記·留侯世家》:“ 良 進曰:‘…… 漢王 之将獨 韓信 可屬大事,當一面。’” 宋 樓鑰 《何澹辭免兼江淮制置大使不允诏》:“獨當一面,正資經理之良;坐使諸軍,鹹屬指呼之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并未見他辦過實事,怎麼就好叫他獨當一面,去辦這個大事呢?”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縣委知道她的工作作風是舍得幹,不信邪,肯吃苦耐勞,能獨當一面。”

(2).特指單獨迎戰一面之敵。《舊唐書·李晟傳》:“時 朔方 節度使 李懷光 亦自 河北 赴難,軍於 鹹陽 ,不欲 晟 獨當一面以分己功,乃奏請與 晟 兵合,乃詔 晟 移軍合 懷光 軍。”《舊唐書·李光顔傳》:“會朝廷徵天下兵,環 申 蔡 讨 吳元濟 , 顔 以本軍獨當一面。”《明史·雲南土司傳三·老撾》:“ 老撾 土舍 怕雅 聞征讨 安南 ,首先思奮,且地廣兵多,可獨當一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獨當一面”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ú dāng yī miàn,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

指單獨負責或承擔某個方面的重要工作,形容人有能力獨立處理複雜事務。其核心含義強調個體的責任擔當與能力勝任。


出處與典故

源自《漢書·張良傳》,原文為:“漢王之将,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結構解析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與語境


延伸含義

除字面意義外,該成語也隱含對領導者培養下屬能力的期待,即通過賦權讓團隊成材。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細節,可參考《史記》《漢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當一面的意思

獨當一面的意思:

“獨當一面”是形容一個人在某一方面非常出色,能夠獨自承擔起重要的責任和任務,表現出卓越的能力和獨立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獨當一面”的拆分部首是犬(狗字旁)和心,其中犬是四畫,心是四畫。

來源和繁體:

來源和繁體:

詞語“獨當一面”來自于中國的成語。在繁體字中,“獨當一面”為“獨當一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獨當一面”通常由犬字旁,心字旁和面字組成,字形稍有不同。

例句:

例句:

他在家庭中獨當一面,承擔起照顧孩子和家務的責任。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 獨當要員、獨當重任。

近義詞: 一人有底、居安思危。

反義詞: 與人為善、依人依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