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愬的意思、告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愬的解釋

見“ 告訴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告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告”和“愬”兩個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向申訴、控告或訴說冤屈。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申訴、控告

    • “告愬”最核心的意思是向上級或權威者申訴冤屈、控告不公或陳述事實以求公正裁決。
    • “告”:本義為報告、告知,引申為向官方或尊長陳述、控告。
    • “愬” (sù):是“訴”的古字或異體字,本義即為訴說、控告,特指向尊長或官府申訴冤屈。在“告愬”一詞中,“愬”強化了“告”中申訴、控告的意味。
    • 結合義:兩個字結合使用,更加強調了正式地、向上級或權威機構申訴、控告的行為。例如《左傳·哀公十四年》中就有使用:“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逆之。遂入,閉門。侍人禦之,子行殺侍人。公與婦人飲酒于檀台,成子遷諸寝。公執戈,将擊之。大史子馀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成子出舍于庫,聞公猶怒,将出,曰:‘何所無君?’子行抽劍曰:‘需,事之賊也。誰非陳宗?所不殺子者,有如陳宗!’乃止。子我歸,屬徒攻闱與大門,皆不勝,乃出。陳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適豐丘。豐丘人執之,以告,殺諸郭關。成子将殺大陸子方,陳逆請而免之。以公命取車于道,及耏,衆知而東之。出雍門,陳豹與之車,弗受,曰:‘逆為餘請,豹與餘車,餘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雠,何以見魯、衛之士?’東郭賈奔衛。庚辰,陳恒執公于舒州。公曰:‘吾早從鞅之言,不及此。’” 其中“以告”即含有報告、控告之意,雖非直接“告愬”連用,但體現了“告”在控告語境中的使用。更直接的例子可見于後世文獻如《漢書》或注疏中引用古義時對類似行為的描述,意指向上級或官府申訴冤情。參見《漢語大詞典》“告”字條相關義項及“愬”字條。
  2. 引申含義:訴說、陳述

    • 在更廣泛的語境下,“告愬”也可以指一般的訴說、陳述,尤其是帶有情感或尋求理解、同情的訴說。這層含義是其核心“申訴”義的延伸。
    • 例如,向朋友或親人傾訴煩惱、苦悶,有時也可用“告愬”來形容,但不如“申訴、控告”義那麼典型和常用。參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訴(愬)”字條釋義。

“告愬”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主要含義是向上級、官府或權威者申訴冤屈、控告不公,強調行為的正式性和目的性(尋求公正裁決)。其核心在于“愬”(訴)所包含的申訴、控告義,由“告”字引導和強化。在更寬泛的語境下,也可指一般的訴說、陳述。

網絡擴展解釋

“告愬”是漢語詞彙,現多寫作“告訴”,其含義可分為以下幾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訴說與申訴
    指向他人陳述、表達訴求或冤屈,如《管子·任法》中提到“告愬其主”,即向上位者申訴。
  2. 告知與說明
    指将信息傳達給他人,例如《史記·龜策列傳》中“王有德義,故來告訴”,意為向對方說明情況。

二、擴展用法

三、詞源與異體關系
“告愬”為“告訴”的異體寫法,拼音為gào shuò,現代漢語中更常用“告訴”(gào sù)一詞表達相同含義。

參考資料說明
以上内容綜合了漢典()及古籍用例(如《管子》《史記》),部分釋義因網頁權威性較低需謹慎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哀請暴貴貝多葉博學多識步步蓮花赤龍子吃屁脣尖舌利從動蔟蔟德器洞發斷開恩威霏霜粉席浮屋婦驵膚躁高爾夫球故态複還還隱橫亡将車儉月趼足焦思苦慮駕艇積不相能迳迳鸠勒迹相絕路累臣龍母馬捕末度撓折怒烘烘女宗排逐偏孤譬語批紙尾破械前殿旗傘時教十裂梳齒說夢話碎職損除停機銅阙同源字投标逶移窩隱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