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滅親的意思、滅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滅親的解釋

(1).斷絕親族關系。《國語·晉語二》:“今君施其所惡於人,闇不除矣;以賄滅親,身不定矣。”

(2).割斷親屬私情。《左傳·隱公四年》:“ 石碏 ,純臣也。惡 州籲 而 厚 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皇太子有失惑無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襲其母兇惡之風,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大義滅親,況降退乎!今廢 慶 為 清河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滅親”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斷絕親族關系
    指主動切斷與親屬的法律或情感聯繫,如《國語·晉語二》提到“以賄滅親”,暗示因利益沖突導緻親情破裂。

  2. 割斷親屬私情
    強調為維護公義或原則而犧牲親情,典型案例如《左傳》中石碏為衛國安定誅殺弑君的兒子州籲,形成成語“大義滅親”。

二、詞源與典故

三、使用場景

四、近反義詞

需注意,“滅親”單獨使用時可能含負面色彩(如斷絕關系),但“大義滅親”明确指向正義性行為。具體語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滅親

《滅親》是一個成語,意為戰争或災難中失去親人的悲痛。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滅”和“親”。

“滅”的部首是火,有四畫,拼音是“miè”。它是一個意義豐富的字,既表示消亡、毀滅,也可指除去或消除。在《滅親》一詞中,它代表着失去。

“親”的部首是亻,有二畫,拼音是“qīn”。它意味着親戚、親屬,指的是與自己有親緣關系的人。

《滅親》這個成語意味着由于戰亂、災害等原因而失去親人的痛苦。它來源于中國古代曆史的一段血腥經曆。

在繁體中文中,滅親的寫法是“滅親”,保留了原來的意義和發音。雖然繁體字在現代漢字書寫中已經被簡化取代,但在一些地區和文化場合仍被使用。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滅親并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詞彙,而是以各自字義出現在文獻中。它作為成語的使用起源于古代文學作品。

例句:“戰火連年,滅親無數。”這句話描述了戰争中無數人因為失去親人而痛苦悲傷。

組詞:滅族、滅國、滅絕、滅頂、滅活等

近義詞:失親、失去親人

反義詞:團聚、歡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