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雕缋的意思、雕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雕缋的解释

(1).犹雕绘。雕刻绘饰。繢,通“ 绘 ”。 宋 司马光 《务实》:“统纪不明,名器紊乱,而彫繢文物,修饰容貌,其於礼也,不亦远乎!”

(2).喻工巧华美的辞藻。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文学》:“ 颜延年 问 鲍昭 己与 谢灵运 优劣。 昭 曰:‘ 谢 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铺锦列绣,亦彫繢满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雕缋(diāo huì)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本义:雕刻与彩绘的工艺结合

指在器物或建筑上同时运用雕刻与施彩的装饰技法,强调工艺的精巧繁复。例如古代建筑中的梁枋彩画、漆器上的浮雕填彩等,均属“雕缋”技艺的体现。这一用法凸显中国传统工艺中“工致华丽”的审美追求,常见于对宫廷器物、寺庙装饰的描述。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7卷,第128页。

二、引申义:诗文的刻意修饰

引申为对文学作品语言的过度雕琢与辞藻堆砌,含一定贬义。如清代学者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批评:“雕缋满眼,而实义浸微”,强调华丽形式可能掩盖内容实质。此义常见于古代文论,用以警示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来源参考: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六朝骈文“雕缋绮丽”风格的评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12页)。

词源考据

“雕缋”最早见于《文心雕龙·情采》,刘勰以“雕缋满眼”形容过分追求辞采的文风。其中“雕”指刻镂,“缋”通“绘”,二字结合既反映工艺技法,亦暗喻文学修饰的具象化表达。

来源参考: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中华书局,1986年)对《情采》篇的注解。

现代使用语境

当代语境中,“雕缋”多用于学术讨论或艺术批评,如评价传统工艺的“雕缋精巧”(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漆器艺术》),或批评文学创作“流于雕缋”(《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其贬义用法渐趋弱化,更侧重客观描述装饰性特征。

来源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306页对“雕缋”的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雕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iāo huì,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雕刻绘饰
    原指器物或建筑上的雕刻与彩绘装饰,其中“缋”通“绘”,强调工艺的精细与华美。例如宋代司马光在《务实》中批评过度装饰时提到:“统纪不明,名器紊乱,而雕缋文物,修饰容貌,其於礼也,不亦远乎!”,意指过分追求外在雕琢反而背离礼的本质。

  2. 喻指华美的文辞
    引申为文学作品或语言中辞藻的工巧华丽,常用于形容文章风格繁复铺陈。如宋代文献中对比谢灵运与颜延年的文风时,以“雕缋”形容后者注重修辞雕琢的特点。

补充说明:该词在当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褒贬倾向(如司马光的引用带有批判性)。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母子奥博邦侯宝冠飙扫比要不能推出挡拒调当动议腭裂芳冽飞云丹焚掠干警过领国事犯喊魂煌耀会逢其适火漆交缔较对急困荆请溃溢朗声烂坏老实巴脚燎原烈火溜撒卤竈卖口吃埋翳命釂母慈泥沙偏固贫闲坡撇扑蝴蝶遣归千秋万代齐山燃灯佛软熟箬壳舌子是非堆石窖施炮识微知着实宜是以天祉停歇完完武算綫脚贤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