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禁黜的意思、禁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禁黜的解釋

禁锢罷黜。謂罷免官職并禁止參與政治活動。《晉書·慕容皝載記》:“ 王憲 、 劉明 ,雖其罪應禁黜,亦由孤之無大量也,可悉復本官,仍居諫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禁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禁黜(拼音:jìn chù)指對官員進行雙重處罰:既罷免其官職,又禁止其參與政治活動。其核心含義是“禁锢罷黜”,即通過行政手段剝奪官員的職位及政治權利。

詞語結構

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晉書·慕容皝載記》,原文提到:“王憲、劉明,雖其罪應禁黜,亦由孤之無大量也。”此處指因罪罷免官員并限制其政治活動。古代多用于描述帝王或權臣對失職官員的嚴厲處置。

近義詞辨析

注意事項

  1. 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
  2. 與“罷免”不同,禁黜帶有終身禁止複出的附加懲罰性質。

建議需要深入探究古代官制時,可參考《晉書》《資治通鑒》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禁黜:

禁黜(jìn ch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禁和黜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和筆畫:

禁字的部首是示字旁,黜字的部首是黑字旁。禁字一共有13個筆畫,黜字一共有9個筆畫。

來源:

禁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制度。禁的意思是限制或制止,黜的意思是廢除或罷免。當時的統治者可以通過禁止或廢除某個人的權力來實現政治控制。

繁體:

在繁體字中,禁字的寫法為禁,黜字的寫法為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禁字的寫法有一種叫做韋旁的字形,黜字的寫法則有一種叫做士旁的字形。

例句:

禁黜是古代統治者經常采用的手段之一。

組詞:

禁令、禁忌、禁止、廢黜、黜退。

近義詞:

禁絕、禁閉、封殺。

反義詞:

準許、允許、啟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