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電子郵件的意思、電子郵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電子郵件的解釋

又稱“電子信箱”。利用存儲轉發方式為用戶提供信函、文件、數字和圖文傳真、圖像信息、數字化語音等信息交換的傳遞業務。系統為用戶分配一塊存儲空間,即信箱,可加密。用戶可在不同地點、任意時間,利用終端使用自己的信箱,靈活方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電子郵件(diànzǐ yóujiàn)是現代漢語中由“電子”和“郵件”組合而成的複合詞,指通過互聯網等電子通信系統傳輸的信件形式。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一、詞典釋義與構成分析

  1. 基本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電子郵件指“通過互聯網傳遞的郵件,内容可以是文字、圖像、音頻等文件”,強調其以數字化形式替代傳統紙質信件的本質特征。

    構詞解析

    • “電子”:指基于電子技術的數據處理與傳輸方式(《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 “郵件”:原指郵政系統傳遞的信件包裹,此處引申為數字化的信息載體。
  2. 功能特性

    區别于傳統郵件,電子郵件具備即時性(實時傳輸)、跨域性(突破地理限制)和多媒體兼容性(支持附件傳輸),被《新華詞典》定義為“現代通信的核心工具之一”。

二、術語權威界定

中國國家标準《信息技術術語》(GB/T 5271.23-2005)明确其技術屬性:

“用戶通過電子通信網絡編寫、發送、接收的數字化信息,需依賴郵件服務器與客戶端軟件實現傳輸。”

此定義突出其依賴特定技術架構的通信本質。

三、社會應用與語言演變

在語用層面,電子郵件衍生出簡稱“電郵”(如《人民日報》語料庫用例),并發展出配套動詞“發送/查收郵件”。教育部《漢語新詞語詞典》指出,該詞1994年進入主流漢語體系,反映互聯網技術對語言的影響。


權威來源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3. 《新華詞典》(修訂版). 商務印書館, 2020.
  4. 國家标準GB/T 5271.23-2005《信息技術術語》. 中國标準出版社.
  5.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漢語新詞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電子郵件,又稱“電郵”(英文:Email,全稱Electronic Mail),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實現信息傳遞的數字化通信方式。用戶可使用電子設備(如電腦、手機)編寫、發送和接收包含文字、圖片、附件等内容的郵件,實現快速、低成本、跨地域的交流。

核心特點與組成

  1. 基本功能

    • 發件人/收件人:通過郵箱地址(如[email protected])标識發送方和接收方。
    • 主題與正文:标題概括郵件内容,正文可包含格式化文本、超鍊接等。
    • 附件:支持附加文檔、圖片、視頻等文件。
  2. 運作原理
    郵件通過郵件服務器(如SMTP協議發送、POP3/IMAP協議接收)傳輸,發件人提交郵件後,服務器自動路由至收件人郵箱。

  3. 優勢對比傳統郵件

    • 即時性:幾秒内全球可達。
    • 低成本:無需紙張、郵費。
    • 可存儲與檢索:郵件可長期保存并分類管理。

使用場景與注意事項

主流服務商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操作步驟(如創建郵箱、設置自動回複),可提供具體問題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白鬼邊議步帳長爵犨雞垂範百世達度搭截題道釋典吏遞詩筒風濕性關節炎改是成非廣巨龜蛇呵浪魚鴻條壞土恍恍速速漿洗澗盤踐阼夾細絜齊謹疾糾黜即真拘補科目記苦因兩世為人流丹盧都子露槿螺髻默觊铙铎偏勝齊刃啓顔三垢三頭六證傻敦敦砂殼子傻心眼殺一砺百神寳君視态堂司天眼通痛不欲生晩實武弁霧眼象镳詳擇下農夫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