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踐阼的意思、踐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踐阼的解釋

(1).走上阼階主位。古代廟寝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阼階。阼階上為主位。《禮記·曲禮下》:“踐阼,臨祭祀。” 孔穎達 疏:“踐,履也;阼,主人階也。天子祭祀升阼階……履主階行事,故雲踐阼也。”

(2).亦作“ 踐胙 ”、“ 踐祚 ”。即位;登基。《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公 恐天下聞 武王 崩而畔, 周公 乃踐阼代 成王 攝行政當國。”《史記·太史公自序》:“ 漢 既初興,繼嗣不明,迎王踐祚,天下歸心。”《隸釋·漢費亭侯曹騰碑陰》:“踐胙之初,受爵于東土,厥功章然。”《晉書·劉頌傳》:“ 武帝 踐阼,拜尚書三公郎,典科律,申寃訟。” 唐 柳宗元 《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是歲,嗣天子踐祚而理。” 宋 蘇轍 《龍川别志》卷下:“及 仁宗 晏駕,皇子踐阼,賞定策之功,以 韓公 為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肅順專款》:“ 載垣 等身膺顧命,我皇上沖齡踐阼,未能同心襄贊,竟敢跋扈不臣,其罪大惡極,莫此為甚。”《清史稿·聖祖紀三》:“朕八齡踐祚,在位五十餘年,今年近七旬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踐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本義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指古代帝王或主人走上阼階主位的行為。古代廟堂或殿堂前有東西兩階,主階位于東側,稱為“阼階”。帝王或主人在重要儀式中需從東階登臨主位,象征權力與地位的正式确立。

    • 例證:《禮記·曲禮下》記載“踐阼,臨祭祀”,孔穎達疏解釋為“履主階行事”,即通過登階完成祭祀儀式。
  2. 引申意義:特指帝王即位、登基。古代皇帝登基時需行“踐阼”之禮,因此該詞逐漸成為“即位”的代稱,亦寫作“踐祚”“踐胙”。

    • 例證:《史記·魯周公世家》提到“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即周公代替成王執政。

二、擴展解析

三、注意事項

總結來看,“踐阼”既是具體禮儀動作,又是政權更疊的象征,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其雙重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踐阼》的意思

《踐阼》是一個成語,意為登上帝位,即君主就位的意思。它傳遞着一種權力過渡和接受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踐阼》的部首是“足”(左邊的部分),而“阼”是右邊的部分。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7。

來源和繁體

《踐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尚書·虞書·夏書·泰誓》中,成為了一種具有曆史意義的詞語。該成語現在多用于形容君主登基的場合。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踐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踐阼」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有一種古代寫法是「踐阼」。這種寫法也在一些文物和碑刻上可以見到。

例句

他以英勇的姿态踐阼皇位,成為了理想的************者。

組詞

踐祚、踐踏、登阼

近義詞

登基、即位、繼位

反義詞

禅讓、退位、退位讓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