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黜的意思、糾黜的詳細解釋
糾黜的解釋
查察其罪而加以貶斥。《後漢書·五行志二》:“大将軍 何進 以内寵外嬖,積惡日久,欲悉糾黜,以隆 更始 宂政,而太後持疑,事久不決。”《明史·顧佐傳》:“﹝帝﹞還復賜敕,令約束諸禦史。於是糾黜貪縱,朝綱肅然。”
詞語分解
- 糾的解釋 糾 (糾) ū 纏繞:糾纏。糾紛。 矯正:糾偏。糾正。 集合(含貶義):糾合。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黜的解釋 黜 ù 降職或罷免:罷黜。廢黜。貶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 筆畫數:; 部首:黑;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糾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 基本含義
- 拼音:jiū chù(注意:中拼音标注為“chuò”,但其他多個權威來源均标注為“chù”,以“chù”為準)
- 釋義:指查察罪行并加以貶斥或罷免。例如《後漢書》中記載的“糾黜貪縱”即為此意。
2. 詞源與結構
- 構詞:由“糾”和“黜”組成。
- 糾:本義為糾正、查察(如“糾偏”),引申為揭露錯誤。
- 黜:意為貶斥、罷免(如“罷黜”)。
- 組合含義:通過查察錯誤或罪行後實施貶斥。
3. 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的監察與罷免行為,如《明史》中“糾黜貪縱,朝綱肅然”。
- 現代用法:較少使用,偶見于正式文本中表示對錯誤行為的嚴厲糾正。
4. 擴展說明
注意事項
- 部分網頁(如)将“黜”注音為“chuò”,但結合多數權威來源及《漢語大詞典》,“黜”正确讀音為“chù”。
-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語境,日常口語中罕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明史》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糾黜(jiū chù)是一個複雜的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纟和矗,它共有12個筆畫。這個詞的意思是“糾正錯誤,除去弊端”。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 在古時候,糾在寫作糺,黜在寫作逐或者虰。一個例句可以是:“他一直努力糾黜自己的缺點,以便取得更大的進步。”組詞方面,可以有糾察、黜退等。近義詞可以是糾正,反義詞可以是糾結。希望這樣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