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电子邮件的意思、电子邮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电子邮件的解释

又称“电子信箱”。利用存储转发方式为用户提供信函、文件、数字和图文传真、图像信息、数字化语音等信息交换的传递业务。系统为用户分配一块存储空间,即信箱,可加密。用户可在不同地点、任意时间,利用终端使用自己的信箱,灵活方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电子邮件(diànzǐ yóujiàn)是现代汉语中由“电子”和“邮件”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指通过互联网等电子通信系统传输的信件形式。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词典释义与构成分析

  1. 基本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电子邮件指“通过互联网传递的邮件,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音频等文件”,强调其以数字化形式替代传统纸质信件的本质特征。

    构词解析

    • “电子”:指基于电子技术的数据处理与传输方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 “邮件”:原指邮政系统传递的信件包裹,此处引申为数字化的信息载体。
  2. 功能特性

    区别于传统邮件,电子邮件具备即时性(实时传输)、跨域性(突破地理限制)和多媒体兼容性(支持附件传输),被《新华词典》定义为“现代通信的核心工具之一”。

二、术语权威界定

中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术语》(GB/T 5271.23-2005)明确其技术属性:

“用户通过电子通信网络编写、发送、接收的数字化信息,需依赖邮件服务器与客户端软件实现传输。”

此定义突出其依赖特定技术架构的通信本质。

三、社会应用与语言演变

在语用层面,电子邮件衍生出简称“电邮”(如《人民日报》语料库用例),并发展出配套动词“发送/查收邮件”。教育部《汉语新词语词典》指出,该词1994年进入主流汉语体系,反映互联网技术对语言的影响。


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3. 《新华词典》(修订版). 商务印书馆, 2020.
  4. 国家标准GB/T 5271.23-2005《信息技术术语》. 中国标准出版社.
  5.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汉语新词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8.

网络扩展解释

电子邮件,又称“电邮”(英文:Email,全称Electronic Mail),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传递的数字化通信方式。用户可使用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编写、发送和接收包含文字、图片、附件等内容的邮件,实现快速、低成本、跨地域的交流。

核心特点与组成

  1. 基本功能

    • 发件人/收件人:通过邮箱地址(如[email protected])标识发送方和接收方。
    • 主题与正文:标题概括邮件内容,正文可包含格式化文本、超链接等。
    • 附件:支持附加文档、图片、视频等文件。
  2. 运作原理
    邮件通过邮件服务器(如SMTP协议发送、POP3/IMAP协议接收)传输,发件人提交邮件后,服务器自动路由至收件人邮箱。

  3. 优势对比传统邮件

    • 即时性:几秒内全球可达。
    • 低成本:无需纸张、邮费。
    • 可存储与检索:邮件可长期保存并分类管理。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主流服务商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操作步骤(如创建邮箱、设置自动回复),可提供具体问题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布指残秽草戚厨廪调刺方头不律沸反连天篙手共处絓累故尔桂栋国华还转假埋贱冗絶版绝症沮尼克扣口货宽情枯立累臣冷面离分吝涩末尘驽将屏厕痞徒气矜清逸气朔秋标肉囊囊韶茂生胎深竟设粥孰论四格耸慑送迎擡帖汤点铜甲托铎外罗院刓弊唯其暡曚温谕握沐汙暴五凉相容仙井洗垢匿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