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疾的意思、謹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疾的解釋

謂慎重對待疾病。語本《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齊、戰、疾。” 孔穎達 疏:“君子敬身安體,若偶嬰疾病,則慎其藥齊以治之。” 明 吳寬 《謹疾箴》:“ 孔子 謹疾與齊、戰同,匪疾是謹,惟德之崇。” 清 唐甄 《潛書·厚本》:“使人恃醫而不謹疾,以至於喪其身者,必子之言也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疾”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和語用角度解析:

一、本義溯源 “謹”本義為慎重、小心,《說文解字》釋作“慎也”,《玉篇》注“敬也”;“疾”指疾病,《釋名》解為“急也”。二字組合後,“謹疾”在《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中定義為“謹慎預防疾病”,特指通過節制飲食、調節作息等方式維護健康的行為,如《禮記·内則》載“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謹其寝處”。

二、引申用法 在《古代漢語常用詞辭典》(中華書局,2018)中收錄了其引申義項:

  1. 動詞性短語:指對病情的審慎處理,如《東坡志林》所述“善養生者,謹疾于未病之先”
  2. 形容詞化用法:明清醫籍中偶見“此乃謹疾之道”類表述,強調防治疾病的嚴謹态度

三、語用特征 該詞多出現于中醫典籍與修身訓誡類文獻,如清代曹庭棟《老老恒言》強調:“謹疾之道,首在戒嗔怒”,體現傳統養生觀中防病重于治病的理念。現代漢語中雖罕用,但在中醫文化傳承及古籍研究中仍具學術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謹疾”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慎重對待疾病,強調以謹慎的态度處理健康問題。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該詞由“謹”(謹慎、慎重)和“疾”(疾病)組成,字面意為“謹慎對待疾病”。其内涵不僅指生病後慎重用藥治療,更包含日常對身體的養護和預防意識。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論語·述而》中孔子所言:“子之所慎:齊(齋戒)、戰、疾。”孔穎達在疏注中進一步闡釋:“君子敬身安體,若偶嬰疾病,則慎其藥齊以治之。”說明儒家将疾病與齋戒、戰争并列,視為需嚴肅對待之事。

  3. 曆史引用與延伸

    • 明代吳寬在《謹疾箴》中強調:“孔子謹疾與齊、戰同,匪疾是謹,惟德之崇。”将健康觀念與道德修養關聯。
    • 清代唐甄《潛書·厚本》批評過度依賴醫術而忽視自身保健的行為,指出“使人恃醫而不謹疾,以至于喪其身者”,進一步深化了該詞的警示意義。
  4. 現代意義
    如今,“謹疾”可引申為對健康的全面關注,包括預防疾病、科學治療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體現了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健康理念的融合。

該詞從儒家慎行思想出發,強調以敬畏之心對待身體與疾病,具有曆史深度和現實指導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盎盂相擊白璧微瑕半個前程綳定常律抽鼻子臭名昭彰村店倒灌導航低聲波豆粉蜂出風幡豐角撫化覆考腹心歌歡庚癸諾格緻家孤零候氣花靥回觑簡夷借水行舟君權國苦空罍尊兩閘琉球群島力役馬翻人仰麻縧煤屑路蜢虱命郊排批烹銀千古計悭澀且字侵毀三方五氏省改石郎時興雙邊貿易四生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田人天崄頭胎團員望烏台巫山十二峯毋追險詐析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