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疾的意思、謹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疾的解釋

謂慎重對待疾病。語本《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齊、戰、疾。” 孔穎達 疏:“君子敬身安體,若偶嬰疾病,則慎其藥齊以治之。” 明 吳寬 《謹疾箴》:“ 孔子 謹疾與齊、戰同,匪疾是謹,惟德之崇。” 清 唐甄 《潛書·厚本》:“使人恃醫而不謹疾,以至於喪其身者,必子之言也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謹疾”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慎重對待疾病,強調以謹慎的态度處理健康問題。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該詞由“謹”(謹慎、慎重)和“疾”(疾病)組成,字面意為“謹慎對待疾病”。其内涵不僅指生病後慎重用藥治療,更包含日常對身體的養護和預防意識。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論語·述而》中孔子所言:“子之所慎:齊(齋戒)、戰、疾。”孔穎達在疏注中進一步闡釋:“君子敬身安體,若偶嬰疾病,則慎其藥齊以治之。”說明儒家将疾病與齋戒、戰争并列,視為需嚴肅對待之事。

  3. 曆史引用與延伸

    • 明代吳寬在《謹疾箴》中強調:“孔子謹疾與齊、戰同,匪疾是謹,惟德之崇。”将健康觀念與道德修養關聯。
    • 清代唐甄《潛書·厚本》批評過度依賴醫術而忽視自身保健的行為,指出“使人恃醫而不謹疾,以至于喪其身者”,進一步深化了該詞的警示意義。
  4. 現代意義
    如今,“謹疾”可引申為對健康的全面關注,包括預防疾病、科學治療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體現了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健康理念的融合。

該詞從儒家慎行思想出發,強調以敬畏之心對待身體與疾病,具有曆史深度和現實指導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謹疾

謹疾(jǐn jí)是一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對待疾病或傷痛的小心謹慎。拆分部首是言和疒,總共有11個筆畫。

《謹疾》一詞源于《詩經·秦風·終黎》,原意指對待疾病時要小心謹慎。在古代文字中,謹疾以「謹疾」的形式出現,是一種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獨特,很多漢字的形狀與現代有所差别。例如,《謹疾》一詞中的「謹」在古代寫法中是「謹」,字形較為繁複。而「疾」在古代寫法中是「疒+矢」,表示疾病迅速而來。

以下是《謹疾》的例句:

1. 他對待疾病非常謹慎,從不敷衍了事。

2. 在面對傷痛時,我們應該謹疾對待,不可掉以輕心。

「謹疾」兩個字可以進行組詞,例如:

1. 謹慎(jǐn shèn):對待事物小心謹慎。

2. 機警(jī jǐng):聰明敏捷,反應敏銳。

「謹疾」的近義詞有:

1. 小心翼翼:形容對待事物或行動非常謹慎。

2. 謹慎小心:形容對待事物或決策十分謹慎,不敢大意。

「謹疾」的反義詞有:

1. 草率大意:形容對待事物或決策馬虎草率,不經細思。

2. 粗心大意:形容思考或行動時馬虎,缺乏細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