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載的意思、寄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載的解釋

謂附乘别人的交通工具。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三:“﹝ 糜竺 ﹞嘗從 洛 歸,未至家數十裡,見路次有一好新婦,從 竺 求寄載,行可二十餘裡,新婦謝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賀司空 入 洛 赴命…… 張 ( 張翰 )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載,便與 賀 同發。” 唐 陳子昂 《喜遇冀侍禦珪崔司議泰之二使》詩序:“況北堂夜永,西軒月微; 巴山 有望别之嗟, 洛陽 無寄載之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寄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ì zǎi,其核心含義為“附乘别人的交通工具”,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拆分

    • 寄:本義為“寄托、依附”,引申為借助他人或他物的行為。
    • 載:意為“承載、運輸工具”,如車、船等。

    組合後,“寄載”即指借助他人的交通工具同行,相當于現代語境中的“搭便車”。

  2. 古代用例

    • 《搜神記》記載:“糜竺歸家途中,遇新婦求寄載,同行二十餘裡後離去。”
    • 《世說新語》提及張翰與賀司空因順路而“寄載同行”。

二、引申與語境


三、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寄載”已較少使用,更常見的表達為“搭車”“順風車”等。但在文學或曆史類文本中仍可能保留原義。


四、常見混淆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情感寄托”,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讀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載》的意思

《寄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把物品或信息傳遞給他人攜帶。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寄載》由字母部首寸(cun)和辶部首共(gong)組成,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寄載》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是在《爾雅》中首次出現。在古代,人們在傳遞物品和信息時常使用信函或包裹進行寄送,因此有了這個詞的出現。

繁體

《寄載》的繁體字為「寄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寄載」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根據曆代字形演變和拓片等資料,推測古時候「寄載」可能寫成「寄載」、「寄載」,但具體的寫法還需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請把這封信寄載給他。

2. 他專門負責将重要文件寄載到各地。

組詞

寄送、裝載、載人、載貨、寄遞

近義詞

寄托、運載、攜帶

反義詞

收取、接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