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袂而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多人一同到來,或比喻多個事物同時出現。其中“聯袂”原意為手拉衣袖,引申為攜手、共同行動。
“他的畫室總會有好友聯袂而至。”(現代文學作品引用)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或例句,可參考《清史稿》或相關文學研究。
《聯袂而至》這個詞意指多人或團體聯合行動、一同到達的意思。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共同努力、集結力量或團結合作的場景。
《聯袂而至》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缶」和「巾」。其中「缶」是指用于裝酒的陶罐,「巾」則是指巾帛。
《聯袂而至》的筆畫為13畫。其中「缶」的筆畫為6畫,「巾」的筆畫為3畫,而「至」的筆畫為4畫。《聯袂而至》這個詞源自中國古代文獻中的描寫。它出自《尚書·虞書·大禹謨》:“凡謨集事,必刻期而行。集者,聚也。合者,謂宣告也。藉然後進,以合于聞。”這段文字中,使用了“謨集”和“合于聞”等詞語,意味着人們為了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并宣告消息。
繁體字《聯袂而至》為「聯袖而臨」。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聯袂而至》可以寫作「聯袖而臨」。
1. 衆人聯袂而至,向那個不義之舉發起了抗議。
2. 這個項目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他們聯袂而至,為其加油助力。
3. 在這次緊急情況中,人們團結起來,聯袖而臨,共同克服了困難。
1. 聯合
2. 共同
3. 合作
4. 協同
5. 集體
1. 齊心協力
2. 衆志成城
3. 共赴
4. 共同前往
5. 一同到達
1. 各自為政
2. 分道揚镳
3. 每個人都去
4. 分散行動
5. 各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