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恭默守靜的意思、恭默守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恭默守靜的解釋

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講話,保持肅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恭默守靜”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二、出處與背景

三、語法與用法

四、例句參考

  1. 曆史用例:
    劉巴歸附劉備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三國志》)。
  2. 現代延伸:
    如:“他在會議上恭默守靜,隻專注記錄,不輕易發表意見。”

五、補充說明

此成語不僅反映古代士人的處世哲學,也適用于現代人際交往中需保持低調、避免冒進的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恭默守靜-詞義解釋

《恭默守靜》是一個固定搭配的詞語,含義為遵守守則、保持沉默和内心平靜的一種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恭:部首心,筆畫8。

默:部首黑,筆畫11。

守:部首宀,筆畫6。

靜:部首青,筆畫8。

來源和繁體

《恭默守靜》這個詞源自中華文化傳統,它強調了在特定的場合下要保持恭敬、謙虛的态度,同時保持内心的平靜和沉默。在古代,人們特别強調個人修養和禮儀,這種态度也被寫入了許多經典著作中。

在繁體字中,“恭默守靜”的寫法為「恭默守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存在一些差異。古時候的“恭默守靜”分别寫作“恭默守靜”,其中的“守”字有時也會寫作“守”。

例句

1. 在社交場合,我們應該恭默守靜,不宜過于張揚。

2. 在冥想時,我會恭默守靜,專注于内心的甯靜。

組詞

1. 恭敬: 表示尊敬、謙虛的态度。

2. 默默: 表示默默不作聲、不張揚的狀态。

3. 守信: 表示堅守諾言、保持信任的行為。

4. 靜心: 表示安靜冷靜地思考、專注于一件事情。

近義詞

1. 恭敬、恭順:表示尊敬、遵從。

2. 默默、寡言:表示不愛說話、不善表達。

3. 守禮、守規:表示遵守禮儀、守紀律。

4. 靜谧、甯靜:表示平靜、安靜。

反義詞

1. 不恭、輕率:表示不尊重、不認真。

2. 大聲、張揚:表示快樂、誇張的表現。

3. 違規、破壞:表示不遵循規則、毀壞秩序。

4. 喧鬧、吵嚷:表示吵鬧、不安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