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食的人。《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八年》:“上謂 魏徵 曰:‘ 齊後主 、 周天元 皆重斂百姓,厚自奉養,力竭而亡。譬如饞人自噉其肉,肉盡而斃,何其愚也!’” 明 王衡 《郁輪袍》第一折:“叢桂留人人未起,北山笑我我何辭,樂難支,不羨那山雌,自有饞人會獻詩。”
“饞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釋:
1. 核心含義
指貪食的人,即對食物有強烈渴望或食欲旺盛的個體。該詞常用來描述容易被美食吸引、常表現出垂涎狀态的人,例如“看到甜點就挪不開步的饞人”。
2. 引申用法
也可形容令人向往的事物,尤其是視覺或嗅覺上極具吸引力的東西。例如“草莓紅豔豔地饞人”“香味撲鼻的烤鴨真饞人”。這種用法通過感官刺激引發心理上的渴望,帶有積極的情感色彩,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3. 曆史語境
古籍中曾用其比喻社會現象,如《資治通鑒》中唐太宗以“饞人自啖其肉”諷刺統治者橫征暴斂的短視行為。
注意:以上解釋綜合了多個來源,但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普遍較低,建議在實際應用中結合權威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進一步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