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人心神清爽。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平旦時神清氣朗,雍雍穆穆,就是 堯 舜 世界。” 關良 《回憶錄》六:“那裡空氣舒爽,加諸林壑幽邃,鳥語啁哳,草木清香,沁人肺腑。我們從頭昏腦脹,一變而為神清氣朗。”
(2).形容人長得神态清明,氣質爽朗。《楊家府演義》第十二回:“ 嶽勝 , 濟州 人。生得面若凝脂,神清氣朗。”
“神清氣朗”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兩層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源自明代哲學家王守仁的《傳習錄》:“平旦時神清氣朗,雍雍穆穆,就是堯舜世界。”()
該成語既可用于抽象的心境狀态,也可具象化描述人的外貌氣質,兼具文學性與日常表達功能。
神清氣朗是一個形容詞詞組,形容人的氣質或環境的狀态非常清新明亮,充滿生機和活力。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精神飽滿、神采奕奕,或者用來形容一個環境明朗、幹淨而宜人。
神(shén)的部首是示,筆畫數為10;清(qīng)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8;氣(qì)的部首是氣,筆畫數為4;朗(lǎng)的部首是月,筆畫數為10。
神清氣朗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南史·法言傳》中的記載。在那裡,詞組用來形容當時的法學家神采飛揚、精神飽滿的狀态。在繁體漢字中,神清氣朗的寫法為「神靚氣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神清氣朗的寫法略有不同。神可以寫作「申」的下半部分和示的上半部分;清可以寫作「青」的上半部分和水的下半部分;氣可以寫作氣旁和氣的兩個點;朗的寫法則與現代相同。
1. 他在晨跑後,面帶神清氣朗地返回家中。
2. 陽光明媚的清晨,公園裡的空氣流動着神清氣朗的氣息。
1. 暢神清氣朗:形容人心情愉快、舒暢開朗。
2. 秋朗神清:形容秋天的天空明亮、晴朗。
3. 清氣騰朗:形容環境幹淨、清新。
1. 精神煥發
2. 精力充沛
3. 興高采烈
1. 神倦氣頓
2. 疲憊不堪
3. 情緒低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