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摔的意思、頓摔的詳細解釋
頓摔的解釋
(1).猶頂撞。 元 劉庭信 《新水令·春恨》套曲:“來時節喫我一會閑頓摔,我可便不比其他性格。”
(2).折挫;折磨。《金6*瓶6*梅》第五八回:“賊作死的短壽命,我怎的外合裡應?我來你家讨冷飯吃,教你恁頓摔我?”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動:橫的兩頭都要頓一頓。 次:三頓飯。 古同“鈍”,不鋒利。 姓。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 摔的解釋 摔 ā 用力往下扔:把帽子摔在床上。摔打。 很快地掉下:别摔下來。 因掉下而破壞:把碗摔碎了。 跌跤:摔倒。摔跤。 '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頓摔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頓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頂撞
指用言語或行為對抗、反駁他人。例如元代劉庭信《新水令·春恨》中“來時節喫我一會閑頓摔”,此處“頓摔”帶有頂嘴或反抗的意味。
-
折挫/折磨
表示通過打擊、刁難使人受挫。如《金瓶梅》第五八回提到“教你恁頓摔我”,即指用手段折磨或壓制對方。
二、詞源與用法
- 發音:拼音為dùn shuāi,注音為ㄉㄨㄣˋ ㄕㄨㄞ。
- 語境特征:多用于元明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帶有口語化色彩,現代漢語中已罕見。
三、注意事項
該詞屬于古語或方言詞彙,日常交流中建議優先使用現代常用表達(如“頂撞”“刁難”等),避免因生僻造成誤解。若需研究古典文獻或方言,可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摔(dùn shuāi)一詞的意思是指突然摔倒或摔打的動作。它的部首是“止”和“手”,筆畫為11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并在繁體中保留了相同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頓摔”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差異。古時候的漢字沒有繁體字的變體,所以在繁體字中,“頓摔”還是保持着原來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頓摔”的例句:
1. 他不小心滑了一下,結果頓摔在地上。
2. 她踩到了一個腳跟,差點兒頓摔下樓梯。
3. 小明沖進房間,一下子撞到了桌子,然後頓摔在地上。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
1. 頓時(dùn shí):立即、立刻的意思。
2. 摔倒(shuāi dǎo):跌倒、摔跤的意思。
“頓摔”的反義詞可以是不摔倒、不摔打或者不跌倒,具體要根據上下文來确定。
以上就是關于“頓摔”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