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鹿盧蹻的意思、鹿盧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鹿盧蹻的解釋

道教所說的登高涉險的用具。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爾之辟兵,鐵布衫也。爾之飛躍,鹿盧蹻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願乘世外鹿盧蹻,孰職就裡陰陽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鹿盧蹻”是道教文化中的專有名詞,指代修行者借助特定器物實現飛升或通神的方術。該詞由“鹿盧”與“蹻”組合而成:“鹿盧”原指古代汲水用的滑輪裝置,引申為運轉天地的樞機象征;“蹻”在道教典籍中特指高等級的法術修為,如《抱樸子·雜應》記載“乘蹻可周流天下”,形容修煉者淩空飛行的能力。

從字義溯源看,“鹿盧蹻”可理解為通過類似機械原理(鹿盧)達到超凡境界(蹻)的修行法門。宋代類書《雲笈七籤》将之歸類為“神變之術”,強調其“以器載道”的核心思想。明代道士張三豐在《無根樹詞注解》中進一步闡釋:“鹿盧喻陰陽升降之紐,蹻為神氣交融之驗”,揭示該詞蘊含道教内丹學的哲學隱喻。

需注意的是,此術語在《正統道藏》中僅出現三次,均與早期符箓派科儀相關,現代道教研究學者王家葵指出其實際應用可能局限于漢晉時期的特定流派。當前學界普遍采用《中華道教大辭典》(1995年版)的定義:“道教方術名詞,指以器械輔助修煉飛升的秘法”。

網絡擴展解釋

“鹿盧蹻”是一個源自道教文化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根據《抱樸子·雜應》記載,“鹿盧蹻”是道教中用于登高涉險的用具,屬于“乘蹻術”的一種。乘蹻術分為三種:龍蹻、虎蹻、鹿盧蹻,修習者可借此跨越山河、周遊天下。

  2. 古籍引證

    • 晉代葛洪提到“乘蹻道有三法”,其中“鹿盧蹻”為第三法,與飛行或超凡能力相關。
    • 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将其與“鐵布衫”并列,暗示其可能具有護身或提升行動能力的功用。
  3. 字詞解析

    • “鹿盧”單獨解釋時,指古代滑車或絞盤(如汲水工具),可能與“蹻”結合後引申為輔助行動的器械。
    •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形容才能出衆”,但此說法缺乏古籍直接支持,可能是引申或誤讀。
  4. 文化背景
    該詞反映了道教對超自然能力的追求,屬于方術範疇,需通過特定修煉方法掌握,與“辟谷”“符咒”等并列為傳統道教實踐。

注意:當前對“鹿盧蹻”的解釋主要依賴古籍片段,具體形态和修煉方法已失傳,現代研究中存在不同學術觀點。如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抱樸子》原文及相關道教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府巡按榜死寶書把兄弟表經彬郁布列參政潮解茶筅蕩寇志丹澤豆芽兒發橫財粉蝶兒諷讪分毫不爽溝槽官名匮藏嘿奪桁條恨心赫晔回眷火寸酒地花天冀志計職具樂跼蹄科枝駃題老軍累加冷凝淩遲魯讷呂望梅頭民民泌滲難阻内謀黏徽偏狹全勝山謡舍監申禀肆言無忌同宿彤雲密布委虵無邪鄉約長纖冶歇晌挾細拿粗席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