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裳的意思、倒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裳的解释

(1).把衣服穿倒,形容仓促、慌忙。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2).倒提衣裳。《邓析子·无厚》:“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倒裳是汉语古语词,字面指“颠倒衣裳”,形容匆忙慌乱的状态,常见于古代诗文。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本义与形象

    原指穿衣时因急迫将上衣与下裳穿反,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载“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描绘天色未亮时匆忙起身的慌乱情景。后引申为因急事或慌乱导致的行为失措。

  2. 引申义与典源

    在《晋书·潘岳传》中,“倒裳索领”比喻做事本末倒置,强调行为不合常理。唐宋诗词中亦用此词表达急切心情,如白居易诗“倒裳赴君命,岂敢避炎蒸”,突显为公务奔走的急切。

  3. 用法与语体

    “倒裳”多用于书面语,现代汉语中已罕见,但在古文研究或文学创作中仍作为典故词汇保留。其构词符合汉语并列结构特征(“倒”为动词,“裳”为名词作宾语),属于动宾式复合词。

  4. 现代研究与权威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该词,但《辞源》(修订本)及《中文大辞典》均将其列为历史词汇,释义强调其源自经典文献的语境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倒裳”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形容仓促慌忙
    指匆忙中将衣服穿倒,常用于描述因急切或慌乱导致的举动。例如晋代陶渊明在《饮酒·其九》中写道:“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生动刻画了诗人听到敲门声后急忙穿衣迎接的情景。

  2. 倒提衣裳
    字面意为颠倒提起衣物,引申为行事不合常理或方法错误。如《邓析子·无厚》中“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比喻违背规律办事如同倒提衣领找衣领,徒劳无功。

二、读音与用法

三、文学与典籍引用

该词在古典文学中常用于烘托人物的急切心理或讽刺不合逻辑的行为。例如陶渊明的诗句展现了淳朴真率的情感,而《邓析子》的比喻则更具哲理批判性。

更多详细释义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或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劝败阵报晓被乘数柄政不扬谶辞吃一堑,长一智重茧檮演揣挫蹬道法集贯綢顾叹古语锢职寒砌鸿厖候车画断鹘嘲尖刀江隄角束踖踧京报静边金骨惊魇寄载牢甲利兵老一辈骊岭庙祏羃羃名将明悟冥兆谋反拈轻掇重年深岁久陪奴配匹偏箱车强文浉醋青丝鞚琼羽泉宫柔毅三策盛道沈钧儒寿终正寝水败水作书粮柁工微尘伟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