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邊苦李的意思、道邊苦李的詳細解釋
道邊苦李的解釋
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 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 戎 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後以喻庸才,無用之才。 宋 姜夔 《永遇樂·次韻辛克清》詞:“雲霄直上,諸公衮衮,乃作道邊苦李。”
詞語分解
- 道邊的解釋 .商談于邊界之上。《漢書·霍去病傳》:“ 渾邪王 與 休屠王 等謀欲降 漢 ,使人先要道邊。” 顔師古 注:“道猶言也。先為要約來言之於邊界。”.路旁。《後漢書·曹褒傳》:“作舍道邊,三年不成。”《詩
- 李的解釋 李 ǐ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
網絡擴展解釋
“道邊苦李”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拼音:dào biān kǔ lǐ
- 字面意思:道路旁苦澀的李子。
- 比喻義:指庸才或無用的東西,常用來形容不被重視的人或物。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王戎七歲時,與同伴遊玩,見路旁李樹結滿果實壓彎枝條,其他孩子争相摘取,唯獨王戎不動。人問其故,他答道:“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後摘取驗證,果然苦澀。
此故事凸顯王戎的聰慧與觀察力,成語由此引申為對平庸之物的判斷。
三、用法與示例
- 語法結構:偏正式,多作主語或賓語。
- 示例:
- 宋代姜夔《永遇樂》詞:“乃作道邊苦李。”
- 清代和邦額《夜譚隨錄》:“竟作道旁苦李。”
四、近義詞
五、延伸理解
該成語通過生活現象揭示深刻哲理,強調對表面繁榮事物的理性判斷,常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批評缺乏實際價值的人或事物。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世說新語》原文或相關古籍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邊苦李》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種位于道路邊上的李子樹。下面是對該詞的相關信息的簡要介紹:
意思:道邊苦李意指長在路旁的李子樹。
拆分部首和筆畫:《道邊苦李》的拆分部首分别是 "辵"(辶)和 "木",總計有16個筆畫。
來源:該詞語的來源暫無确切資料,可能是民間所創,以形容道旁的李子樹。
繁體字:若以繁體書寫,《道邊苦李》可寫作 "道邊苦李"。
古時候漢字寫法:對于該詞語的古時漢字寫法,目前沒有特定的記錄或文獻可查。
例句:我們在遊玩的路上看到一棵道邊苦李,樹上的李子就像紅燈籠一樣鮮豔。
組詞:道邊、苦李。
近義詞:路旁李子樹。
反義詞:路中心的桃樹。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