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稂不莠的意思、不稂不莠的詳細解釋
不稂不莠的解釋
[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第一要他自己學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躭誤了人家的女孩兒,豈不可惜?——《紅樓夢》
詳細解釋
《詩·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 朱熹 集傳:“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謂田中沒有野草。後以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明 畢萬 《竹葉舟·收秀》:“一身無室無家,半世不稂不莠。”《紅樓夢》第八四回:“第一要他自己學好纔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誤了人家的女孩兒,豈不可惜?”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莠的解釋 莠 ǒ 一年生草本植物,穗有毛,很像谷子,亦稱“狗尾草”。 喻品質壞的,不好的人:良莠不齊。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不稂不莠”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隨時代演變,現結合權威資料詳細解析如下:
一、讀音與字義
- 讀音:bù láng bù yǒu()。
- 字義:
- 稂:狼尾草,一種危害莊稼的雜草。
- 莠:狗尾草,外形似谷子卻無價值(、)。
二、出處與原始含義
- 出處:《詩經·小雅·大田》中“既堅既好,不稂不莠”,原指田間管理良好、無雜草,莊稼茁壯(、)。
- 演變:從描述農事的褒義,逐漸轉為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如《紅樓夢》第八十四回批評寶玉“不稂不莠,耽誤女孩兒”(、)。
三、用法與例句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或定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或略帶貶義,具體依語境而定。
- 例句:
- 宋代蘇轼曾用“士大夫不稂不莠者十八九”感慨平庸者衆()。
- 現代用法如:“年輕人若安于現狀,難免被視作不稂不莠。”
四、近義詞與辨析
- 近義詞:不郎不秀(均指不成材)。
- 區别:“不郎不秀”更側重出身或資質平庸,而“不稂不莠”隱含對品德或能力的否定()。
五、總結
該成語以田間雜草為喻,警示個人需積極進取,避免淪為“無用之材”。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為褒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稂不莠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不良、不好的事物或者人。下面是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不稂不莠包含着兩個部首,分别是禾和艹。它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不稂不莠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蕩》一篇中,意為莊稼長得不茂盛,雜草繁多。後來引申為不好、糟糕的事物。
繁體:不稂不莠的繁體字沒有特定的形式,仍使用不稂不莠的簡體字來書寫。
古時候漢字寫法:不稂不莠的漢字寫法在古代與現代還是一樣的,沒有變化。
例句:他的言行舉止不稂不莠,給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組詞:不稂不莠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懶散、不合格、劣等
反義詞:優秀、出色、良好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