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手敕的意思、手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手敕的解釋

亦作“ 手勅 ”。手诏。《宋書·謝弘微傳》:“書皆是 太祖 手勑。”《周書·宇文亮傳》:“ 晉公 護 誅後, 亮 心不自安,唯縱酒而已。 高祖 手勑讓之。”《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上出手敕曰:‘賊勢如此,難與争鋒,宜棄 大河 以東,謹守 關西 而已。’” 明 張居正 《恭謝手敕疏》:“今日伏蒙聖恩,特降手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手敕”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書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多個權威曆史文獻和詞典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手敕”指皇帝親筆書寫的命令或诏書,通常用于緊急或重要事務的直接傳達。該詞由“手”(親手)和“敕”(帝王命令)構成,強調君主親自撰寫的權威性。

二、曆史文獻例證

  1. 南北朝時期:《宋書·謝弘微傳》記載“書皆是太祖手勑”,說明南朝宋太祖通過手敕傳達指令。
  2. 北周時期:《周書·宇文亮傳》提到高祖用手敕斥責宇文亮,體現其訓誡功能。
  3. 唐代:《資治通鑒》記載唐高祖李淵用手敕調整戰略,反映其在軍事決策中的直接作用。

三、特點與功能

四、相關概念

五、現代引申

當代語境中,“手敕”可比喻權威人物親自下達的重要指示,但此用法屬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書制度,可參考《中國曆史文書學》或《曆代職官表》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手敕的意思

手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君主或高級官員的書面命令或指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手敕的部首是“扌”(手部),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手敕一詞最早見于西漢時期,古書《漢書·芈皇後傳》中有“穆遺子聰著以殊禮侍病者為貴,鄭子聰通敕書習文學”之文。

繁體

手敕的繁體字為「手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手敕字可能有一些變體,比如可能會以「手效」、「手敍」等形式出現。

例句

1. 君主發出手敕,宣布了新的法律。

2. 政府下達手敕,要求全體公務員加強廉政建設。

組詞

手谕、手劄、手書、手信

近義詞

手谕、谕旨、敕令

反義詞

自由、放任、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