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柁牙的意思、柁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柁牙的解釋

指舵闆。 清 吳偉業 《再觀打冰詞》:“商船雖住起潛聽,冰底有聲柁牙應。”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自 蘇州 北上以柁牙觸損,泊舟 興濟 之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柁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船舶結構中的部件,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船舶的舵闆,即控制航行方向的裝置。該詞屬于古代航海術語,現代已較少使用。

  2. 文獻出處

    • 清代吳偉業《再觀打冰詞》中寫道:“冰底有聲柁牙應”,描述舵闆與冰面碰撞的情景。
    •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提到“柁牙觸損”,說明舵闆因撞擊受損導緻停泊。
  3. 構詞分析

    • 柁:原指房梁的橫木,後引申為船舶的舵。
    • 牙:此處可能指舵闆上的齒狀結構或部件,用于增強控制力(類似齒輪原理)。
  4. 用途與功能
    舵闆是古代木船轉向的核心部件,通過調整其角度改變水流方向,從而控制船體行進路徑。

總結
“柁牙”是古代文獻中船舶部件的專稱,現代漢語中已逐漸被“船舵”“舵闆”等詞彙替代。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多見于明清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柁牙

柁牙,是一個漢字詞彙,具有豐富的意義和用法。

詞義

柁牙指的是古代車輛上連接車輪和車身的部件,也被用來比喻人體上突出的骨骼或肌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柁牙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木”,拆分的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柁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車駕制度,用于加固車輛結構。在繁體中,柁牙的寫法為“柁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柁牙的寫法稍有不同,使用柁旁加上牙旁來表示。柁旁由木字旁和土字旁組成,牙旁表示車輪。

例句

1. 他練習武術多年,柁牙突出,力大無窮。
2. 車輪上的柁牙斷裂,車輛無法正常運行。

組詞

柁牙可以和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詞組,如柁牙車、柁牙筒等。

近義詞

柁牙的近義詞包括車輪、車轍等。

反義詞

柁牙的反義詞可以是車身、車廂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