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書的意思、白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書的解釋

(1).削去樹皮,在白色樹幹上寫的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龐涓 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仍鑽火燭之。”

(2).禀告;陳述。 唐 道宣 《續高僧傳·釋經三·慧淨》:“略申片意,謹此白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書”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一、指素色書冊或未經裝飾的簡牍

此義項源于古代文書載體形态。《漢語大詞典》解釋“白書”為“削去樹皮後在白色木簡上書寫的文字”,常見于先秦文獻記錄形式。例如《戰國策》中“懷白書追燕軍”即指攜帶素簡傳遞軍情。

二、現代引申為内容空白的手冊

《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收錄其當代用法,表示“未填寫文字的本冊”,如“會議白書”“實驗白書”等固定搭配,強調記錄載體的初始狀态。該詞在公文、科研領域使用頻率較高。

網絡擴展解釋

“白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個主要含義,其解釋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削去樹皮,在白色樹幹上寫字

    • 出處:最早見于《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龐涓在樹下發現孫膑刻寫的文字:“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仍鑽火燭之。”這裡指削去樹皮後,在白色樹幹上刻字傳遞信息。
    • 場景:古代因缺乏紙張,常用樹皮或木簡書寫,削去樹皮後露出的白色樹幹表面更易刻寫。
  2. 禀告、陳述

    • 出處:唐代道宣《續高僧傳》中記載:“略申片意,謹此白書。”此處“白書”意為恭敬地陳述或彙報。
    •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書或正式場合的表達,含謙遜之意。

二、現代引申


三、總結

“白書”的核心含義聚焦于古代書寫方式和正式陳述行為。若需進一步了解《史記》或《續高僧傳》中的具體典故,可查閱相關古籍原文或權威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矮子裡拔将軍寶璧珌佩蔔鼎豺狼野心铛油璀爛妒癡對光哆哩哆嗦分攤蚼蠋過壓國營黃門省桓靈彙款灰塌塌護腕谏鼙徼觊家衍人給技樂金薤計無由出技蓺倦盹眷赉居多魁酋蘭亭麟趾六司羅浮客黴黑妙色妙手空空明遠樓末坐木膚匹休千裡逢迎千乘之國羣魔亂舞生死骨肉沈香色沈秀熟擣疏孽溲麪邃略俗人讨信團粉頹坌刓缺微名五蒼黠人阋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