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蘭亭的意思、蘭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蘭亭的解釋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遊于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雲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餘意,於餘則有用已多。” 宋 陸遊 《太平時》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後歸 賈平章 。” *********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

(3).見“ 蘭亭春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蘭亭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多重意涵的專有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地理實體與曆史建築 "蘭亭"最初指代浙江紹興西南部的一處古代亭台,因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在此種植蘭花而得名。《漢語大詞典》記載:"蘭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西南"(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卷)。現存遺址包含鵝池、曲水流觞等遺迹,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文學經典載體 特指東晉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撰寫的《蘭亭集序》,該書法作品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據《晉書·王羲之傳》記載,當時42位文人在蘭亭舉行修禊雅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即興創作的324字序文,成為後世文學與書法雙重典範(來源:《二十四史·晉書》卷八十)。

三、文化意象符號 在漢語語境中衍生出三重象征意義:

  1. 雅集文化的代稱,如清代《禦定佩文齋書畫譜》所述"蘭亭之會,千古風雅"
  2. 書法藝術的至高境界,明代董其昌評"右軍蘭亭,如莊子逍遙遊"
  3. 時空永恒的哲學隱喻,取自《蘭亭集序》"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的生命感悟

當代語境中,"蘭亭"延伸為傳統文化複興的标志性符號,紹興市政府設立的"蘭亭書法節"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相關學術研究可參考《蘭亭學文獻輯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網絡擴展解釋

“蘭亭”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1. 地理位置與曆史背景 蘭亭是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蘭渚山的一處古迹。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與謝安等42名士在此舉行修禊雅集,通過“曲水流觞”飲酒賦詩,後由王羲之撰寫《蘭亭集序》記錄盛況,奠定了其文化地位。

  2. 書法藝術代表作 該詞亦特指王羲之親書的《蘭亭集序》墨迹(即《蘭亭帖》),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唐代李約曾贊其“未若野人之塊”,宋代陸遊更在詞中提及臨摹此帖的雅趣。

  3. 文化符號與衍生含義 在文學語境中,“蘭亭”逐漸演變為文人雅集、書法藝術的象征,如詩詞中常借指高雅的聚會。另有“蘭亭春”這一衍生詞(或為酒名),但具體含義需結合更多史料考證。

建議對書法史感興趣者可查閱《蘭亭集序》摹本及相關研究文獻,深入體會其藝術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保白寶像閉境自守佽飛大功告成大數大司成登緣電信電子對抗惡德惡支煞飛道飛蓬乘風紛藹俘獻共生礦矽酸鹽貴重過盞熇熇厚夜降部江西省角砧家貧親老街術金猴機石究真兒駒留課冊苛吏來朝禮化祿勳破顔一笑乾性油親賢卻退生聚食言而肥霜崖耍私情水遞夫碩彥名儒私假他媽媽侮駡侮嫚武溪深下定下戶霞門飨帝遐泝霞文協用心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