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門下省的别稱。《新唐書·玄宗紀》:“﹝ 開元 元年十二月﹞改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監。” 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給事黃門省,秋光正沉沉。” 趙殿成 箋注:“《唐書》: 開元 元年,改門下省為黃門省;五年,復黃門省為門下省。”
“黃門省”是唐代官署名,具體解釋如下:
黃門省是唐玄宗時期門下省的短暫改稱。根據《新唐書·玄宗紀》記載,開元元年(713年)十二月,唐玄宗将門下省更名為黃門省,但僅五年後(718年)又恢複原名。
唐代詩人王維在《送韋大夫東京留守》中寫道:“給事黃門省,秋光正沉沉”,直接引用了這一官署名稱,印證了其曆史存在。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來源,完整内容可參考《新唐書》或唐代典章制度研究文獻。
黃門省是一個常見的詞語,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解釋。
黃門省是由“黃”、“門”和“省”三個漢字組成。其中,“黃”字的部首是“⺤”,共有9筆,“門”字的部首是“門”,共有8筆,“省”字的部首是“⺠”,共有10筆。
黃門省一詞來源于古代官制中的黃門,黃門是皇帝身邊的侍衛、管家和負責皇宮内事務的官員。後來,黃門的職能逐漸發展為處理文書、審查奏章等事務的機構,被稱為黃門省。
黃門省在繁體中的寫法是“黃門省”。
在古代,黃門省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1. 他被任命為黃門省的侍書,負責處理皇帝的诏令。
2. 這份奏章已經提交給黃門省,等待審閱。
1. 黃門:古代官制中負責皇宮内事務的官員。
2. 黃門侍衛:皇帝身邊的侍衛,負責保護皇帝安全。
3. 黃門教育:古代皇宮内的教育機構,負責皇子的教學。
近義詞包括“中書省”、“尚書省”,它們也是古代官制中的機構,負責處理文書等事務。
反義詞的概念并不適用于黃門省,因為它指代的是一個具體的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