榱棟的意思、榱棟的詳細解釋
榱棟的解釋
屋椽及棟梁。《荀子·哀公》:“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仰視榱棟。”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周旋祠宇,庭亭荒蕪,榱棟傾落,草萊弗除。” 明 王世貞 《挽歌序》:“今戰鬪浡鬱,榱棟焚如,天柱地維,潰折至再。”
詞語分解
- 榱的解釋 榱 ī 椽子:“棟折榱崩。”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棟的解釋 棟 (棟) ò 房屋的脊檩,喻能擔負重任的人:棟梁。棟宇。畫棟雕梁。 量詞,指房屋:一棟房子。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榱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uī dòng,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含義
- 本義:指房屋的椽子(榱)和正梁(棟),是傳統建築中起支撐作用的核心結構部件。其中:
- 榱(cuī):即椽子,是橫向架在檩條上、承載屋面瓦片的木條;
- 棟(dòng):房屋的主梁,縱向位于屋頂最高處,承擔主要承重功能。
詳細解釋
-
建築學意義
榱棟共同構成房屋的骨架,如《荀子·哀公》中記載:“仰視榱棟”,描述進入廟堂後擡頭可見的屋頂結構。晉代夏侯湛《東方朔畫贊》亦提到“榱棟傾落”,形容建築殘破之狀。
-
比喻義
引申為“重要的人或事物”,強調其支撐性作用。例如:“企業技術團隊是發展的榱棟”。
文獻引用
- 《說文解字》釋“榱”為“秦名屋椽,周謂之榱”,說明其地域名稱差異;
-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用“棟折榱崩”比喻整體崩潰,凸顯二者在結構中的關鍵地位。
“榱棟”既指具體的建築構件,也象征事物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建築術語,可參考《說文解字》或《荀子》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榱棟(cuī dòng)是一個漢字詞語。榱棟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口,總共有17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工程建築中的建築材料,用于支撐梁柱的木料。在繁體字中,榱棟的寫法為榱棟。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榱棟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有時候棟末有兩點作為标識,表示這是用于建築的棟梁。例如:榱棟。
以下是一個關于榱棟的例句:這座建築的榱棟巧妙地維護了整個結構的穩定性。
一些與榱棟相關的組詞包括:棟梁(dòng liáng)、榱棟結構(cuī dòng jié gòu)、支榱(zhī cuī)等。
榱棟的近義詞可能有:棟梁、梁柱等。
至于反義詞,根據榱棟的意義來看,可能沒有一個特定的詞與之正好相對。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