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擊毂的意思、擊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擊毂的解釋

(1).車毂相碰。 宋 蘇轼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如行九軌道,并馳無擊轂。”參見“ 擊轂摩肩 ”。

(2).轉動車毂。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夢讀異詩》:“﹝ 莫養正 ﹞既醒,獨憶兩聯,雲:‘火輪方擊轂,風劍已飛鋩。諸天互魔擾,救護世尊忙。’不知何謂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擊毂”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字面含義

  1. 車毂相碰
    指古代車馬衆多時,車輪中心的“毂”相互碰撞,形容交通擁擠或場面繁忙。例如宋代蘇轼《贈眼醫王生彥若》詩中提到“如行九軌道,并馳無擊轂”,反用“擊毂”形容道路寬闊、車馬暢通。
    注:此意常與成語“擊毂摩肩”(車毂相碰、肩膀相摩)關聯,形容人群或車馬密集。

  2. 轉動車毂
    指車輪中心部分的轉動,常見于詩文中的意象。如宋代何薳《春渚紀聞》記載的“火輪方擊轂”,以“擊毂”比喻車輪快速運轉。


二、引申含義(較少見)

部分詞典提到“擊毂”可引申為以強力手段打擊對手核心,從而獲勝。例如攻擊戰車的毂使其失衡,象征摧毀敵方關鍵部分。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直接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如蘇轼、何薳的原文)進一步理解其語境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擊毂

擊毂(jī g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擊(jī)是由“手”部和“幾”部組成,其中“手”是部首,筆畫數為4;“幾”是右旁,筆畫數為2。

毂(gǔ)是由“母”部和“固”部組成,其中“母”是部首,筆畫數為4;“固”是右旁,筆畫數為8。

來源

擊毂這個詞源自古代車輛的一部分。毂是車輛的輪軸的中心部分,擊指的是敲打擊打的意思。在古代,擊毂是指用力敲擊輪車的毂,以傳遞力量,使車輛前進。

繁體

擊毂的繁體寫法為「擊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擊毂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保持了「擊毂」的組合。例如,有可能用「擊轂」來寫擊毂。

例句

1. 馬車的車夫用力擊毂,使馬車奔馳而去。

2. 這輛古代戰車的毂上刻有精美的花紋。

組詞

擊毂沒有常見的組詞形式。

近義詞

擊毂的近義詞可以是敲擊輪毂。

反義詞

擊毂的反義詞可以是松開毂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