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塗的意思、公塗的詳細解釋
公塗的解釋
公正之道。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若質乎中人之性,運乎在用之質,而栖心古烈,拟足公塗;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觸情而行,則事無不吉。”《晉書·阮種傳》:“賢臣之於主,進則忠國愛人,退則砥節潔志,營職不幹私義,出心必由公塗。”
詞語分解
- 公的解釋 公 ō 正直無私,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無私。 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國家,社會,大衆:公共。 * (社會整體的治安)。公衆。公民。公論(公衆的評論)。 讓大家知道:公開。
- 塗的解釋 塗 (塗) ú 使顔色或油漆等附着在上面:塗飾。塗漆。塗抹。 亂寫:塗鴉。 用筆抹上或抹去:塗改。塗竄。塗乙。 泥濘:塗炭。 河流或海流夾雜的泥沙在地勢較平的河流入海處或海岸附近沉積而成的淺海灘:海塗
網絡擴展解釋
“公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 發音:gōng tú(拼音)。
- 核心意義:原指官府的墨水,後引申為公正廉潔的行為或品德。其字面中“塗”指毛筆蘸墨書寫,而“公塗”因古代官府提供優質墨水,逐漸成為公正的象征。
二、曆史淵源與文獻引用
- 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嵇康的《釋私論》,文中提到“拟足公塗”,強調言行需符合公正之道。
- 古籍用例:如《晉書·阮種傳》中描述賢臣“出心必由公塗”,指為官者應秉持公正原則。
三、使用場景
- 適用語境:多用于正式場合、文學作品或演講中,贊美廉潔奉公的行為或人物。例如:“他的決策始終遵循公塗,深受民衆信賴。”
四、延伸解讀
- 象征意義:古代官府墨水的“純正”特性,使“公塗”成為道德标準的隱喻,強調無私、正直的價值觀。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例句,可參考《釋私論》《晉書》等文獻,或通過查字典、滬江線上詞典等平台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塗的意思
公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味着公共場所、廣場。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塗的拆分部首為“氵”(三點水)和“車”,筆畫數為9畫。
來源
公塗一詞的來源不是很清晰,可能是古代廣場或公共場所的意思。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較少見。
繁體
公塗的繁體字為「公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公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不過基本上沿用現代的結構和形狀。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市中心的公塗上聚集了許多人。
2. 我喜歡在公塗上散步。
組詞
公園、公共、塗鴉、廣場、公寓。
近義詞
公場、廣場、廣場上。
反義詞
私人場所、私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