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粗鄙的意思、粗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粗鄙的解釋

[gross;vulgar] 粗野鄙陋

一個地地道道的法6*西6*斯式國家,粗鄙、野蠻、狂暴

詳細解釋

粗俗鄙陋。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 武元康 曰:‘文有聲律皆似詩,詩不粗鄙皆是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六回:“看(燈謎)是看得不少,好的卻極難得,内中還有粗鄙不堪的呢。”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曾思懿 ][粗鄙地大笑起來]我們誰也不委屈誰!”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粗鄙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粗鄙(cū bǐ)是現代漢語中表示言行舉止低俗、缺乏教養的貶義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言語、行為或氣質庸俗粗野,缺乏基本的禮儀修養。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粗俗鄙陋”(商務印書館,2016年)。該詞強調對文明禮儀的背離,隱含對他人感受的漠視。


二、字源與結構解析

  1. “粗”:形聲字,本義指米糧糙劣(《說文解字》),引申為言行粗糙、不細緻。
  2. “鄙”:原指邊遠地區(《周禮》),後衍生出“淺陋”“輕視”之義(王力《古代漢語》)。

    二字組合強化了“粗劣無文”的貶義色彩,常見于批判性語境。


三、使用場景與典型搭配

  1. 言行批判:如“粗鄙之語”“舉止粗鄙”,多形容口出惡言、行為失禮。
  2. 文化批評:用于評價缺乏内涵的表達(如“粗鄙的審美”)。
  3. 反義詞對照:常與“文雅”“得體”“謙和”構成對立,凸顯文明尺度。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王力. 《古代漢語》[M]. 北京:中華書局,1999.
  3. 許慎(漢).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影印本,2013.
  4. 《周禮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注:因詞典釋義需優先引用紙質權威文獻,此處未提供網絡鍊接,但标注了可公開查證的出版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粗鄙”是一個形容詞,用于形容言行舉止粗俗、缺乏修養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詳細解釋

  1. 核心特征
    強調“粗俗”與“鄙陋”的結合,既包含外在表現的粗糙(如言語低俗、行為無禮),也暗含内在修養的缺失。

  2. 使用場景

    • 批評他人言行:如“他的粗鄙舉止令人反感”。
    • 描述文化或社會現象:例如“粗鄙的市井文化”。
    • 文學作品中刻畫人物:如《紅樓夢》中劉姥姥被形容“粗鄙”,突顯其與賈府禮儀的對比。
  3. 反義詞
    高雅、文雅、端莊。


例句與出處


“粗鄙”多用于負面評價,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程度。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裡本親不名參審孱僮抄點沉香車帷春府雌蕊箪醪投川丁令獨孤部杜武庫發敕發惡反裘傷皮非名陔養臯陸功德水緩獄化通角戲靜諷精簡機構旌钺金绶聚米款服阃闑臨觞鯉簰門款劘習撚舌破賣前晩遣召汽缸輕怠欽身崎嶔曆落屈體石蕊時移勢遷實緻守數說話的送年搪塞桃枝杖題注通潤抟囷烏黑黑鮮好小節析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