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普遍地潤澤。 漢 劉向 《說苑·雜言》:“通潤天地之間,國家以成,是知之所以樂水也。”
(2).疏通滋潤。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一·大6*麻》﹝發明﹞引 王好古 曰:“陰陽病汗多、胃熱、便難,三者皆燥也。故用之以通潤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通潤漢語 快速查詢。
“通潤”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普遍潤澤
指廣泛地滋潤、惠及萬物。例如漢代劉向在《說苑·雜言》中提到:“通潤天地之間,國家以成”,形容水德能普遍滋養天地,使國家得以形成。
疏通滋潤
強調通過疏導達到滋潤效果。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王好古的話,提到用大麻“通潤”以緩解燥症(如汗多、胃熱、便難),即通過疏通體内通道實現滋潤作用。
作為名字時,“通”象征暢通、顯達,“潤”代表潤澤、光彩,組合起來寓意天賦聰慧、德行廣布且能惠澤他人,也暗含事業順利、生活富足之意。
“通潤”既可用于描述自然現象或醫學調理,也可作為寄寓美好品格的名稱。
《通潤》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信息傳達順暢、流利,或者指文字書寫清晰、通順。它是在描述人的言辭表達或書寫能力良好,能夠傳遞準确、流暢的意思。
《通潤》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通》的部首是辶,并且它由10個筆畫構成。第二個字《潤》的部首是水,并且它由11個筆畫構成。
《通潤》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易經·坤》中,意為大地滋潤,引申為言辭流利、文字順暢的意思。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的《通潤》成語寫作「通潤」,其中的「潤」表示滋潤、潤澤之意,更貼切地表達了成語的本意。
1. 他的演講口才十分通潤,每個觀衆都能聽得明白。
2. 這篇文章寫得通潤,表達了作者深刻的思考。
1. 通達:形容思路清晰,見識廣博。
2. 通順:形容文字或言辭通暢流利。
3. 通宵:整夜不睡。
4. 通暢:形容道路、水流等無阻礙,或指交流順利。
1. 流暢。
2. 通順。
3. 流利。
1. 吃力:形容困難或費勁。
2. 枯燥:形容無趣、缺乏活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