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衣露冠的意思、暴衣露冠的詳細解釋
暴衣露冠的解釋
日曬衣裳,露濕冠冕。形容奔波勞碌。《漢書·燕剌王劉旦傳》:“今宗室子孫曾無暴衣露冠之勞,裂地而王之,分財而賜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詞語分解
- 暴衣的解釋 曬衣服。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巴山蛇》:“ 崇仁縣 農家子,婦頗少艾,因往屋後暴衣,不還。” 清 曹寅 《北行雜詩》之十六:“秋陽暴衣白,晚棗堕船青。”
- 冠的解釋 冠 ā 帽子:衣冠。冠戴。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冠子。雞冠。樹冠。冠狀動脈。 冠 à 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冠。 超出衆人,居第一位:冠軍。
網絡擴展解釋
“暴衣露冠”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ù yī lù guān(部分文獻标注為bào yī lù guàn,但根據權威詞典和古籍注音,更常見前者)。其核心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解釋
- 釋義:
字面指“日曬衣裳,露濕冠冕”,比喻奔波勞碌的狀态()。
部分文獻(如、3)提到“衣着華麗、頭戴飾物”,但此解釋多見于現代網絡詞典,權威古籍中無此用法,可能與語境混淆有關。
二、出處與用法
-
古籍來源:
《漢書·燕刺王劉旦傳》記載:“今宗室子孫,曾無暴衣露冠之勞,裂地而王之……”(),原指宗室子弟未經曆艱辛卻獲封賞,後引申為形容奔波勞苦。
-
語法與使用:
多作賓語、定語,如“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史記·郦生陸賈列傳》),強調辛勞狀态()。
三、讀音與多音字辨析
- 暴:讀pù,同“曝”,意為日曬。
- 露:讀lù,指露水或顯露。
- 冠:讀guān,指帽子(若讀guàn,則為動詞“戴帽”,但成語中取名詞義)。
四、相關辨析
- 與“沐雨栉風”對比:
二者均形容辛勞,但“暴衣露冠”側重奔波中衣冠不整,“沐雨栉風”強調風雨中勞作。
- 注意誤用:
現代部分解釋将“暴衣露冠”誤解為“衣着華麗”,需結合古籍原文理解。
五、示例與擴展
- 例句:
“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義。”(《史記·郦生陸賈列傳》)
- 成語接龍:暴衣露冠 → 冠上加冠 → 冠冕堂皇。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史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暴衣露冠》的意思
《暴衣露冠》是一個成語,意為形容一個人的衣冠不整齊或不整潔,形象不端莊。暴指衣服褴褛不整,露指帽子或冠不穩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暴衣露冠》的拆分部首是衣(yī)和冠(guàn),拆分筆畫為9畫和9畫。
來源和繁體
《暴衣露冠》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後漢書·霍光傳》。繁體字為「暴衣露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暴衣露冠」的部首寫作「敝衣露冠」,「敝」表示衣服破舊。
例句
他平日裡更注重衣冠楚楚,但是今天外出時卻暴衣露冠。
組詞
衣冠楚楚、衣冠禽獸、衣冠不正。
近義詞
衣着不整、衣冠不齊。
反義詞
衣冠整齊、衣冠似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