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地出産的酥酪。 唐 杜甫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 長安 冬葅酸且緑, 金城 土酥浄如練。” 仇兆鳌 注:“ 趙 曰:‘土酥者,土産之酥。’ 夢弼 曰:‘酥,牛羊乳所為,色白如練也。’” 宋 蘇轼 《泗州除夜雪中黃實送酥酒》詩之二:“使君半夜分酥酒,驚起妻孥一笑譁。 關右 土酥黃似酒, 揚州 雲液卻如酥。”
(2).蘆菔,即蘿蔔。 宋 陳達叟 《本心齋蔬食譜》:“土酥,蘆菔也。一名地酥。作玉糝羹。”
“土酥”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字面解釋
成語比喻義
形容人性格樸實無華、純真善良,源自古代農民勤勞無私的典故。此用法多見于民間文化,強調鄉土氣息與質樸品質。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杜甫詩集》或宋代飲食文獻。
土酥是一個中文詞彙,它的意思是指味道香脆酥軟的食物,通常用來形容糕點、面點等食品。
土酥的部首是土,它屬于象形字;它的總筆畫數是6。
土酥一詞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漢語中。該詞的繁體字形狀為「土餅」,字義與「土酥」相同。
在古時候,土酥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漢字形狀為「寺酥」。這是古代文字形态演變的結果。
1. 這家店的土酥糕點,外酥裡嫩,深受顧客喜愛。
2. 我在鄉下吃到了一種特别好吃的土酥糕點。
1. 土酥皮
2. 土酥糕點
3. 土酥面包
香酥、脆皮、酥皮
軟糯、韌性、潤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