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兩篇的意思、百兩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兩篇的解釋

漢 張霸 僞造的《尚書》。《漢書·儒林傳·孔安國》:“世所傳《百兩篇》者,出 東萊 張霸 ,分析合二十九篇以為數十,又采《左氏傳》、《書敍》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數簡,文意淺陋。 成帝 時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 漢 王充 《論衡·正說》:“説《尚書》者,或以為本百兩篇,後遭 秦 燔《詩》《書》,遺在者二十九篇。夫言 秦 燔《詩》《書》者是也;言本百兩篇者,妄也…… 東海 張霸 案百篇之序,空造百兩之篇,獻之 成帝 。帝出秘百篇以校之,皆不相應,於是下 霸 於吏。吏白 霸 罪當至死, 成帝 高其才而不誅,亦惜其文而不滅。故百兩之篇,傳在世間者,傳見之人則謂《尚書》本有百兩篇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百兩篇”是漢代文獻史上的一個特殊概念,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指東漢張霸僞造的《尚書》版本。張霸将原本29篇的《今文尚書》拆分重組為102篇,并加入《左傳》《書序》等内容,最終形成所謂的“百兩篇”(實際為102篇)。因内容淺陋且經考證為僞作,後被官方否定。

曆史背景

  1. 成書過程
    張霸通過拆分《尚書》原文、添加其他文獻内容(如《左氏傳》),人為擴充篇幅至102篇,試圖模仿《尚書》的完整體系。
  2. 争議與否定
    漢成帝時期,朝廷校訂古籍時發現其内容與官方藏本不符,判定為僞作,最終未被納入正統儒家經典。

其他相關解釋

“百兩篇”的核心含義仍以漢代張霸僞造《尚書》事件為主,其他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優先參考《漢書·儒林傳》等權威史料驗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百兩篇

《百兩篇》是一個成語,也是中國古代小說《西遊記》中的一個故事情節。這個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物拼命逃跑時背着的成百上千兩黃金。

拆分部首和筆畫

“百兩篇”這個詞可以按照拆分部首分為“白”和“片”,其中“白”是表示顔色或事物的常用字,而“片”表示塊狀或片狀的事物。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9個。

來源

《百兩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遊記》第三十一回中,其中孫悟空在七仙女面前突然消失,留下一堆黃金。故事中,孫悟空為了脫身,将自己的裝着百兩黃金的包袱扔給了七仙女。

繁體

繁體中文中,“百兩篇”可以寫作“百兩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百兩篇”可以寫作“百兩篇”。

例句

他帶着百兩篇離開了鎮子。

我沒想到他居然掐着人家脖子跑得比百兩篇還快。

組詞

百舌鳥、兩全其美、篇章、白紙、片刻

近義詞

百萬財富、大筆財富

反義詞

一貧如洗、赤貧如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