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出祿的意思、出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出祿的解釋

發給俸祿。《呂氏春秋·孟夏》:“命太尉贊傑儁,遂賢良,舉長大。行爵出祿,必當其位。” 遼 馮玘 《劉承嗣墓志銘》:“嗣聖皇帝都城大禮,聖澤無私,崇德報功,行爵出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出祿”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出”和“祿”構成。從字源學角度分析,“出”本義為離開居所,引申為産生、發出、顯露等義;“祿”原指古代官吏的俸給,後擴展為福氣、恩惠之意。在古漢語中,“出祿”可作以下兩種解釋:

  1. 俸祿的發放

    《漢語大詞典》中記載,“出祿”可指官府對官吏俸祿的支出行為,例如《漢書·食貨志》中“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于民”的記載,體現了古代財政制度中“出祿”與賦稅的關系。

  2. 福澤的顯現

    《辭源》指出,“祿”在宗教或民俗語境中可象征天賜福分,因此“出祿”亦可解釋為“福氣顯現”,如《禮記·祭義》所述“祿爵慶賞”的關聯性。此用法多見于古代祭祀文獻或占卜文書。

現代漢語中,“出祿”一詞已罕見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或《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出祿”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出祿”在古漢語中主要指發放俸祿,即朝廷或君主向官員授予薪俸。該詞由“出”(發放)和“祿”(俸祿)構成,強調按職位或功績給予相應待遇。

古籍出處

  1. 《呂氏春秋·孟夏》記載:“行爵出祿,必當其位”,指根據官員的才能和貢獻授予爵位與俸祿。
  2. 遼代馮玘《劉承嗣墓志銘》提到:“崇德報功,行爵出祿”,體現論功行賞的治理原則。

現代使用與注意事項

“出祿”是古代政治制度相關詞彙,核心含義為官方發放俸祿的行為。研究時需優先參考權威古籍及詞典釋義,避免混淆引申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苞含采求璨璨長纓待價而沽第八地頭反璧凡眼非任附庸幹流感羨工缛公司裹屍馬革回幹就濕講筵膠布計辰記籍計交疾快筋脈急三火四鸠采卡差匮急萊田勒子零下臨潼鬥寶六聯率遵碼碯謾學牧馬木頭木腦拟非其倫蟛螖子掊刻求思全師曲智商民沙椎申覆勝常省閣石房收贍死對頭私有主送懷亭毓停雲蛻化網住污言暬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