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底的意思、倒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底的解釋

(1).副詞。現多作“到底”。猶言總要,總得。《紅樓夢》第五十回:“ 薛寳釵 道:‘倒底分個次序,讓我寫出來。’説着便令衆人拈鬮為序。”

(2).副詞。猶言畢竟,終究。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私家財力,倒底不能持久。” 魯迅 《集外集·文藝與政治歧途》:“在生活困乏中,一面拉車,一面‘之乎者也’,倒底不大便當。” 柳青 《銅牆鐵壁》第十章:“ 銀鳳 倒底是女孩人家,無論如何,早控制不住自己,眼淚珠一顆跟一顆滾下來。”

(3).副詞。表示深究,猶言究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五回:“ 迂奶奶 又頂着問道:‘倒底那個的原告?’” 茅盾 《鍛煉》六:“他甚至想跑出大門去看看那怪人倒底走了沒有。” 徐遲 《“不過好日子哪天有?”》:“不過,抗戰倒底哪一年結束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倒底”在現代漢語标準用法中屬于常見誤寫,規範詞形應為“到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指出,“到底”作為副詞包含三層核心語義:

一、表追問本質(溯源性用法) 用于疑問句強調深入探究,如“人類到底從哪裡來?”此義項源自中古漢語的“至底”演變,體現對事物本質的追問。

二、表最終結果(過程性用法) 表述經曆變化後的終局狀态,例:“實驗到底成功了”。此處語義承接明清白話小說中“到得盡頭”的時空延伸義。

三、表強調确認(語氣強化用法) 在陳述句中突出事物本質屬性,如“北方到底比南方冷”。該用法最早見于《朱子語類》,通過語氣強化實現認知聚焦。

方言學研究顯示(《漢語方言大詞典》),在吳語、閩南語區存在“倒底”的特殊用法,指代“傾倒容器直至底部”,此為古漢語“倒”字本義“翻轉”的存古現象。但在現代漢語共同語體系中,建議優先采用“到底”的規範寫法。

網絡擴展解釋

“倒底”是一個副詞,現多寫作“到底”,主要用法和含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表示“總要、總得”
    強調事情最終需要完成或解決。例如:

    • 《紅樓夢》第五十回:“倒底分個次序,讓我寫出來。”
    • 例句:“野山益朝也不含糊,上前就是一拜倒底,恭敬的遞上了降表。”
  2. 表示“畢竟、終究”
    用于強調結果或本質。例如:

    • 魯迅《集外集》:“在生活困乏中,一面拉車,一面‘之乎者也’,倒底不大便當。”
    • 周素園《貴州民黨痛史》:“私家財力,倒底不能持久。”
  3. 表示深究“究竟”
    用于疑問句,追問真相或細節。例如:

    • 茅盾《鍛煉》:“他甚至想跑出大門去看看那怪人倒底走了沒有。”
    • 徐遲《“不過好日子哪天有?”》:“抗戰倒底哪一年結束呢?”

二、使用注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語言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剝示坌至筆管碧藉藉程能楚帆疵國大冬倒裝句磴角點指莋腳迩後訪诹風諭槁形灰心高原期絓閡國器號炮和習黃祖誨教惠敏檢場奬勤罰懶桀儁擠滿箕瓢吉象據理力争夔魖兩禁龍翰猛虎行綿笃密石沐禮鳑鮍逄逄牽纜清灰冷竈窮獨齊齊整整奇邃繞霤認捐入世騷話手函私罰隨口胡謅條列銅塹徒跣微種吳激象辇鄉宴獻上仙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