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盜的意思、诘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盜的解釋

究辦強盜。《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於是 魯 多盜。 季孫 謂 臧武仲 曰:‘子盍詰盜?’” 宋 陳傅良 《右奉議郎新權發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狀》:“舍姦有禁,詰盜有賞。”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叛賊·妖人趙古元》:“復聚衆逞妖,為詰盜者所誰何,輒拒捕殺6*人,竄走 徐州 ,改今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诘盜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诘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诘盜”意為究辦強盜,即追查、懲治盜賊的行為。該詞由“诘”(追問、查究)和“盜”(強盜、盜賊)組合而成,強調對盜匪的治理與法律制裁。


2.文獻出處與曆史用例


3.用法與演變

“诘盜”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常見于上級命令下級治理盜賊的語境。例如《左傳》中季孫對臧武仲的指令,體現了該詞的權威性和行政色彩。隨着時代發展,其使用逐漸固定為法律或公文術語,強調對盜匪的追責與鎮壓。


“诘盜”一詞從先秦至明清均有使用,反映了古代社會對治安問題的重視。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懲治盜賊”,并在不同曆史時期通過法律或行政手段具體實施。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案例,可參考《左傳》及明清筆記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诘盜》的意思

《诘盜》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揭發、質問盜賊或詐騙者的罪行。

部首和筆畫

《诘盜》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讠和皮。其中,讠是語文部首,表示與言語有關的意思;皮是質感部首,用于表示與皮膚、皮革有關的概念。

《诘盜》的總筆畫數是12畫。

來源和繁體

《诘盜》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它指的是揭發偷盜行為并要求盜賊受到懲罰的行動。

《诘盜》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詰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的變遷,「诘盜」成語的古時候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含義相同。

例句

1. 他以勇敢正直的精神诘盜行為,保護了社會的安定。

2. 她用嚴謹的證據诘盜者,使得真相大白于衆。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

- 诘問:質問,追問事實真相。

- 诘責:責備,批評。

- 盜賊:指行竊、盜竊的人。

- 質疑:懷疑,對某事或某人提出疑問。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 揭發:将隱藏的事實公之于衆
- 告發:揭發他人犯罪或不法行為

反義詞:
- 默許:默認,對不合規的行為不予幹預或反對
- 支持:贊成,對某人或某事給予肯定和支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