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官的意思、賜官的詳細解釋
賜官的解釋
(1).受天子命能自置官吏以治家邑。《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 鄭玄 注:“此王六命之卿。賜官者,使得自置其臣,治家邑如諸侯。”
(2).後世指授以官職。《宋史·禮志二四》:“若賜官,即贊謝再拜,并歸次易其所賜服。”
詞語分解
- 賜的解釋 賜 (賜) ì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賜死。賞賜。恩賜。 敬辭:請賜教。希賜函。 賞給的東西,給予的好處:厚賜。受賜良多。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 官的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于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賜官”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本義(周代制度)
指受天子之命可自行任命官吏治理封地。這一制度源于《周禮·春官·大宗伯》中的“六命賜官”,即周代對六命等級的卿大夫授予特權,允許其像諸侯一樣管理封地内的官吏任免。鄭玄注:“賜官者,使得自置其臣,治家邑如諸侯。”
二、引申義(後世用法)
泛指皇帝或朝廷授予官職。例如《宋史·禮志》記載,宋代禮儀中若皇帝賜官,受封者需行“謝再拜”之禮并更換官服,體現了官職授予的莊重性。
補充說明
- 詞義演變:從周代封地自治權到後世官職授予,體現了中央集權加強後“賜官”含義的泛化。
- 文獻例證:
- 明代英宗複辟後,石亨、徐有貞等人因功“封爵賜官”,而于謙等被殺,反映賜官與政治鬥争關聯。
- 宋代對累世同居的家族“賜物、賜官”,說明賜官可作為社會教化手段。
造句示例
- 家孫才疏學淺,豈能勉強為官誤國?——體現對賜官的謙辭。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賜官是指政府或統治者授予某人官職的行為。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以及例句。
- 拆分部首和筆畫:賜官這個詞拆分為貝旨兩個部首,總計6個筆畫。
- 來源:賜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王朝。君主或統治者常通過賞賜官職來獎勵或使臣子得到提升。
- 繁體:賜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賜官。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法中,賜官的寫法可能有所差異。根據曆史中不同形式的變化,其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
- 例句:1.他的辛勤工作使他被賜予了一個高級官職。2.國王宴請大臣并賜予他們更高的官職。
-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賜官沒有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您,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