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質的意思、蒲柳之質的詳細解釋
蒲柳之質的解釋
蒲柳:水楊,秋天凋謝早。多用來比喻身體衰弱或未老先衰。
詞語分解
- 蒲柳的解釋 落葉灌木 ,秋天早凋,也叫水楊,用來比喻或自謙身體衰弱蒲柳常質,望秋先零。;;《晉書;顧悅之傳》詳細解釋.即水楊。一種入秋就凋零的樹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
- 質的解釋 質 (質) ì 本體,本性:物質。流質(流動的不是固體的東西)。實質。質言(實言)。沙質。本質。質點。品質。性質。素質。資質。 樸素,單純:質樸。質直。 問明,辨别,責問:質疑。質問。質詢。對質。 抵
網絡擴展解釋
“蒲柳之質”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基本釋義
- 字面意思:蒲柳(水楊)在秋天早早凋零的特性,比喻人身體衰弱或未老先衰。
- 用法:作賓語,通常形容體質單薄或過早衰老的狀态。
2.成語典故
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 故事背景:顧悅與簡文帝同齡,但頭發早白。簡文帝詢問原因,顧悅答道:“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意指自己如蒲柳般脆弱,未到深秋便凋零,而對方如松柏堅韌,曆經風霜更顯茂盛。
3.用法與示例
- 語境:多用于自謙或描述他人體質虛弱。如:“但恐蒲柳之質,難與國英雁行。”(引自《世說新語》)。
- 近義詞:蒲柳之姿、未老先衰。
4.文化内涵
通過自然植物(蒲柳與松柏)的對比,既體現了古人對生命脆弱與堅韌的辯證思考,也反映了傳統文學中以物喻人的表達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或用法,可參考《世說新語》原著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蒲柳之質》的意思
《蒲柳之質》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性情或品性。它一般表示一個人含有蒲和柳的性格特點,即柔和而富有韌性,同時也有醇和和潤澤的特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蒲柳之質》的拆分部首是“艹”和“木”,其中“蒲”的部首是“艹”,它的總筆畫數是10;“柳”的部首是“木”,它的總筆畫數是7。
來源
《蒲柳之質》這個成語來源于《後漢書·王莽傳》中的記載。在文字描述中,王莽的性情被形容為“蒲柳之質”,在這裡表達了他的溫文爾雅、柔和富有韌性的特點。
繁體
繁體字寫作 “蒲柳之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有時候會将“蒲柳之質”寫作“蒲柳之質”、“蒲柳之質”、“蒲柳之直”等變體。
例句
他的性格如同蒲柳之質,柔和溫文又富有韌性。
組詞
- 蒲柳:指蒲柳這兩種植物。
- 之:表示所屬或關系的連詞。
- 質:品性、性情。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含蓄”、“柔和”、“溫文爾雅”等。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剛強”、“果斷”、“強硬”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