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棁的意思、節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棁的解釋

節和棁。節,屋柱上端頂住橫梁的方木;棁,梁上的短柱。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冬十月,作新亭于 馬退山 之陽,因高丘之阻以面勢,無欂櫨節棁之華也。”集注:“節者,栭也,刻鏤為山;棁者,樑上楹,畫為藻文。” 清 朱之瑜 《<十宮圖>序》:“金釭玉帶,翡翠文犀;節棁縣楣,空青祖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節棁”一詞有兩種不同層面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建築學本義

指古代建築中的兩種構件:

  1. 節:屋柱頂端的方形木塊(即鬥拱),用于支撐橫梁。
  2. 棁:房梁上的短柱,通常起連接作用。

典型用例:《論語》中提到“山節藻棁”,指将鬥拱雕成山形、短柱繪水草紋,屬天子宗廟的裝飾規格。孔子因此批評臧文仲使用此規格藏龜是“越禮”行為。


二、哲學引申義

作為複合詞,引申為節制與放縱的辯證關系:


文化關聯

該詞體現了中國古代禮制與倫理的雙重性:既通過建築等級制度反映社會規範,又通過哲學概念傳遞修身智慧。理解時需區分其具體語境指向物理結構還是抽象哲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節棁的意思

《節棁》是一個很少被使用的漢字詞語,它表示“削減、修剪”之意。通常用來形容樹木的修剪以及對事物或計劃的削減或修整。

拆分部首和筆畫

《節棁》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

- “節”部是由“⺮”部首組成,表示與樹木有關的意思。

- “棁”部由木字旁組成,表示與木材或樹木有關的意思。

整個詞共有11劃。

來源和繁體寫法

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獻中偶爾可以見到它的使用。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節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時會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節棁》這個詞,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例如在部首的書寫或者一些細節上。

例句

以下是使用《節棁》這個詞的例句:

- 在園林設計中,節棁樹木是非常重要的。
- 在翻新計劃中,我們需要節棁一些不必要的步驟。
- 這位雕刻師用《節棁》的方法修剪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節制、棁柯、樹木、修剪
近義詞:修剪、削減、修整
反義詞:增加、擴張、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