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legraphic address;cable address] 電報經營部門用以代替電報用戶地址和名稱的號碼
向當地電報局申請後編定的號碼,用來代替申請單位的地址和名稱。
電報挂號是漢語詞彙中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專業術語,指通過電報局為機構或個人分配的簡化通信代碼,用于提高電報傳輸效率。該詞由“電報”和“挂號”兩部分組成:“電報”指利用電信號傳遞文字信息的技術,“挂號”則指通過登記獲取專屬标識的流程。
從詞義結構分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電報”定義為“用電信號傳遞文字、照片、圖表的通信方式”,而“挂號”在通信場景中特指“登記并取得編號憑證”。兩者結合後,“電報挂號”專指用戶向電報機構申請并獲得的一組4-8位數字代碼,用以替代收報方的詳細地址信息。
該術語的權威性體現在其曆史應用場景中。根據《中國郵電百科全書》,電報挂號制度于19世紀末引入中國,早期主要為政府機關、大型企業及報社服務,例如商務印書館曾使用“0234”作為其電報挂號代碼。用戶通過向當地電報局提交申請并繳納年費,即可獲得專屬代碼,在發電報時代替收件人名稱和地址,顯著降低通信成本。
現代漢語語境下,雖然傳統電報業務已基本被數字通信取代,但“電報挂號”仍作為曆史詞彙存在于《辭海》等工具書中,其釋義強調該術語在特定曆史階段的經濟價值——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報挂號用戶峰值超過10萬戶,單字費用較普通電報節省約70%。當前該詞多出現在近現代史文獻及通信技術發展史研究領域。
電報挂號是早期電信業務中的一種服務,主要用于簡化電報收發流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電報挂號是由電報經營部門分配給用戶的專用代碼,用于替代實際地址和名稱。用戶(包括單位或個人)向當地電報局申請後,獲得一個由4-5位數字或3-15個字母組成的編號,如。例如,某公司申請挂號“1234”,他人隻需在電報中注明該號碼即可代替詳細地址。
電報挂號是傳統電報時代為優化通信效率設計的編碼系統,現因技術更疊逐漸退出主流應用,但其原理仍體現早期信息簡化的智慧。
愛克斯光愛育暗水牓表避兇采旄藏擪長夜國車馬骈阗塵役次官促音打乖兒丹頰瞪眙電磁屏蔽耋民诋诽端雅焚瘗浮文巧語改柱張弦感傷感涕公母倆勾攝鬼勾當裹餱顧租華屋丘墟花信年華講磨交杯挾勢弄權金精玉液積郁狷笃開芭抗圹闌山老龍楞怔脔割落音噴氣式飛機披襟跄踰七死七生器異驅神生爻貪侵同父土煙渥水精無将相酬懈場西湖處士矖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