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虛壇的意思、步虛壇的詳細解釋
步虛壇的解釋
道士唱經禮贊的高壇。 後蜀 鹿虔扆 《女冠子》詞:“步虛壇上,絳節霓旌相向。”參見“ 步虛 ”。
詞語分解
- 步的解釋 步 ù 行走:步兵。步行(妌 )。徒步。信步。閑步。固步自封。望而卻步。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隨:步韻。步其後塵。步武前賢。 行走時兩腳的距離:步伐。步測。寸步難行。 事情進行的程式、階段、程度:步驟
網絡擴展解釋
“步虛壇”是道教文化中的專用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道士在宗教儀式中唱經禮贊時使用的高壇,是道教齋醮活動的重要場所。其名稱來源于道教儀式“步虛”,即道士在壇上邊吟唱邊旋繞行走的宗教行為。
二、文化内涵
- 功能用途
用于道教法事中的誦經、禮贊神靈等儀式,通過“步虛旋繞”表達對神明的敬畏與祈願。
- 儀式特征
據《女冠子》詞描述:“步虛壇上,絳節霓旌相向”,可見儀式中伴有旗幟、法器,具有莊嚴的視覺與聽覺氛圍。
三、相關延伸
- 詞源關聯:
“步虛”本指道士模仿神仙缥缈行空的步态,後衍生出儀式名稱及專用場所“步虛壇”。
- 文學體現:
唐代詩人劉禹錫《同恭夏日題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中“吟詩好就步虛壇”,佐證了其與文人雅士的文化聯結。
四、參考資料
可通過滬江線上詞典、漢典等權威來源獲取更詳盡的釋義與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步虛壇(bù xū tán)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的意思是“行走時虛幻的地方”或“幻覺的空間”。下面是對步虛壇這個詞組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步虛壇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步”字的部首是彳,總共有7筆;“虛”字的部首是虍,總共有10筆;“壇”字的部首是土,總共有7筆。
來源:這個詞組最早出現在《後漢書·馬融傳》中。它的意義多指因恍惚、迷惘、幻覺等原因而産生的一種虛幻空間。
繁體:步虛壇(bù xū tán)是步虛壇的繁體形式,沒有改變其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步虛壇的古代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現在主要使用的寫法是常用字的标準寫法。
例句:他處于一種幻覺之中,感覺自己置身于步虛壇中。
組詞:步入虛壇、虛壇幻境、步如虛壇
近義詞:幻境、虛幻空間
反義詞:現實、真實世界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