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刺彪的意思、刺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刺彪的解釋

猶刺虎。喻一舉兩得。《北史·崔浩傳》:“未若假之水道,縱 裕 西入,然後興兵塞其東歸之路。所謂 卞莊 刺彪,兩得之勢也。”按,《魏書》彪作虎,《北史》避 唐 諱改。參見“ 刺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刺彪”在現行權威漢語詞典及語言學研究中均未被收錄為規範詞彙。根據漢語構詞法分析,“刺”為會意字,《說文解字》載:“刺,直傷也”,本義指尖銳物紮入;而“彪”在《康熙字典》中釋義為“虎文也”,多指虎皮斑紋或小虎,後引申為文采煥發之意。

從語素組合角度看,“刺彪”可能為特定領域生造詞或曆史文獻中的罕見組合。查考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網址: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及北京大學CCL語料庫(網址:http://ccl.pku.edu.cn),均未見該詞組的規範使用實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與《漢語大詞典》亦未收錄此詞條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考察其語義指向。若屬古籍文獻中的特殊用例,可參考中華書局《故訓彙纂》(ISBN 9787101014823)進行深度考據;若為當代新造詞,則需依據《漢語新詞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88090)的收錄标準進行語言規範認證。

網絡擴展解釋

“刺彪”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詞義解釋

“刺彪”意為“刺殺老虎”,實際是“刺虎”的避諱寫法,比喻一舉兩得的行動。該詞源自曆史典故,強調通過一次行動獲得雙重利益。

二、文獻來源

  1. 避諱背景:
    《北史·崔浩傳》中記載:“卞莊刺彪,兩得之勢也。”此處“彪”實為“虎”,因唐代避諱李虎(唐太祖)之名而改字,《魏書》原版寫作“刺虎”。
  2. 典故出處:
    典故“卞莊刺虎”出自《史記》,講述卞莊子利用兩虎相争、兩敗俱傷時出手,一舉捕獲兩隻老虎,引申為借助矛盾獲取雙重利益。

三、用法與關聯詞

四、總結

“刺彪”本質是曆史文獻中的避諱用詞,實際含義與“刺虎”一緻,均指向通過策略性行動實現雙重目标的智慧。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史記·張儀列傳》或《北史》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愛款敗服别字帛蘭船車舩嗤毀處順翠蛾大遐大用掉隊雕臘渡江杜詩額編芳躅膏肓功狀海内外漢牍黃子浣浣婚對蹇舛腳勁即溫聽厲亢燥看煞矻蠟祠柳鑵流水行雲留屯龍杖論報綸音佛語買臉面媌娥鳴箫末末了鈕鐐懦衿叛附鉛砂凄激齊肩啓錨情極屈起上梁不正下梁歪事兒損敝通房頭爐香托褾王化誤犯絃外遺音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