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與肩相平。《後漢書·輿服志上》:“熊旗六斿,五仞齊肩,以象參伐。”《隋書·禮儀志六》:“垂白玉珠,十有二旒,其長齊肩。”
(2).兩者高度相等。 唐 李白 《寄東魯二稚子》詩:“小兒名 伯禽 ,與姊亦齊肩。” 宋 李南仲 《羅浮山賦》:“乃 百粵 羣山之祖,與 南嶽 而齊肩。”亦比喻才能、聲望相同;相提并論。 明 胡應麟 《詩薮·上國》:“大抵 元魏 之才, 子昇 獨步; 高齊 之譽, 邢 魏 齊肩。” 明 胡應麟 《詩薮·唐下》:“使 子建 與 應 劉 并列, 拾遺 與 王 孟 齊肩,可乎?”
“齊肩”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字面及引申角度理解,具體如下:
字面解釋
指物體或身體部位與肩膀處于同一水平高度。例如:
泛指高度相等
可表示兩者在物理高度或位置上的等同,如李白詩句“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描述姐弟身高相近。
象征地位或能力平等
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雙方地位、成就或聲望相當。例如明代文獻提到“邢魏齊肩”,指兩人才能不相上下。
表達平等關系
現代語境中可延伸至人際關系,強調平等相待、協作并進,如“齊肩同行”。
“齊肩”既可描述具體的高度一緻,也常用于抽象層面的平等關系。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齊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兩個人或物體的頭部或肩膀等高平齊的狀态。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齊和肩。
齊的部首是齊字底部的齊部,表示整整齊齊的狀态。齊的筆畫數為冖+次+二,一共有11畫。
肩的部首是月字底部的肉部,表示人體的身體部位。肩的筆畫數為月+八,一共有10畫。
繁體字的《齊肩》為「齊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不過,《齊肩》這個詞的字形并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保持了現代寫法的形态。
1. 他們站在一起,齊肩而立,給人一種強烈的合作夥伴的感覺。
2. 這幅畫中,兩隻小鳥齊肩飛行,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象。
1. 齊心協力:齊心表示衆人心思一緻,協力表示共同合作努力。
2. 齊聲高唱:齊聲表示一起發出聲音,高唱表示高聲歌唱。
1. 平齊:形容兩個或多個物體水平平行排列,頭部或肩膀等高平齊。
2. 齊頭并進:表示多個人或團隊一起并行發展,取得共同的進步和發展。
1. 互不相讓:表示雙方在觀點、意見等方面不肯妥協,不願意相互讓步。
2. 低頭不見擡頭見:表示兩個物體的高度差異非常大,一個低頭就能看到對方頭頂。
【别人正在浏覽】